-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10 18:15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美國股市--- 伯南克談話後 走勢震盪 終場錯綜 道瓊收高6點
Fed主席伯南克今日發表談話,指出儘管經濟復甦轉強,但失業率仍高,通貨膨脹則仍偏低。該談話發表後,美國股市走勢震盪,交易沉悶,尾盤反彈,終場錯綜。道瓊工業指數連續第八天收高。但S&P 500與Nasdaq指數則收低,連續四天的漲勢後,投資人有獲利了結賣壓。Walt Disney (迪士尼)(DIS-US)公布第四季獲利強勁,股價上漲5%,帶動道瓊指數走高。能源股與金融股則走勢落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6.74點或0.06%至12239.89。
Nasdaq指數收低7.98點或0.29%至2789.07。
S&P 500指數收低3.69點或0.28%至1320.88。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3.27點或0.71%至457.63。
投資人注意力指向國會山莊,伯南克周三上午於眾院預算委員會進行聽證會。伯南克說,儘管經濟復甦轉強,但失業率仍偏高,而通貨膨脹仍相當低。
伯南克還告訴國會議員說,美國需要一套可信賴的計劃,以減少日益成長的赤字。
周二,美國股市再度強勁上漲,道瓊指數創下自2008年6月以來收盤高點,投資人對消費股以利多反應,未在意中國大陸升息消息。
經濟:投資人將密切注意歐巴馬政府將於周五提出的議案,建議逐步退出房地美與房利美的計劃。
根據一位白宮官員指出,這份高度期待的報告,將包含三種不同選項,減少政府在抵押貸款市場所扮演的角色。
財政部長蓋特納周三提出了樂觀的經濟展望,但他表示就業市場復甦需要時間。
企業:Wells Fargo (富國銀行)(WFC-US)股價下跌2%。該銀行於周二晚宣布,財務長Howard Atkins將退休。該銀行說,這項退休消息並非因為銀行的財務情況。
今日收盤後,Cisco Systems (思科)(CSCO-US)將公布季報。
世界市場:歐洲股市小幅走低。英國FTSE-100指數下跌0.4%,德國DAx指數持平,法國CAC-40指數下跌0.1%。
中國大陸央行在四個月內第三度升息後,亞洲股市周三收低。上海綜合指數下跌0.9%,香港恆生指數下挫1.4%,日經指數小跌0.2%。
匯率與商品:美元兌歐元小幅下滑,但美元兌兌日元與兌英鎊則上漲。
3月原油上漲34美分至每桶87.28美元。
4月黃金期貨上漲1.50美元至每盎司1365.60美元
玉米期貨大漲2.5%至每英斗6.90美元。美國農業部報告削減了玉米庫存預測,減幅為市場預測的四倍。
公債: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走高,殖利率下降至3.7%。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40.KY美食 今年每股拚賺11
KY美食(2723)今年開店腳步積極,預計大陸地區將再新開100家門市,法人預估,今年集團合併營收可望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12餘億元,增幅約28%,每股稅後純益上看11元。
不過,法人也指出,KY美食營收主要來源為中國大陸,占比達六成,中國大陸雖處於成長型市場,85度C中國店數由去年第一季的109店,增至第四季的169店,但該區季營收增加幅度卻不明顯,顯示85度C在中國可能已面臨市場競爭問題。
KY美食昨天股價下跌2元、收在288元,成交423張。KY美食去年累計營收83.46億元,年增32.82%,表現不俗。
截至去年底,85度C在台灣共有324店、在大陸則有169店、美西1 家店,合計494店。在台灣,85度C營收主要來源為飲料,占比近四成;在中國,則以麵包為主要營收來源,占比43%。
41.元月營收/中碳 成長140%
受惠中鋼1號高爐全產供應,中碳(1723)元月業績8.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4倍,單月自結稅後純益為1.9億元,較上月微減1.5%,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兩成五,單月稅後每股純益為0.83元。
中碳去年在中龍1號高爐4月開始全產供應,第二季起中碳進料量大幅成長,加上介相瀝青粉末在工具機等鋰電池需求下,接單持續爆滿,1月營收因而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但受春節長假影響,表現則較不如去年12月,微減1.5%。
展望後勢,中碳內部預期,今年苯價尚有上漲空間,雜酚油價格也有大陸車市的強勁需求支撐,加上鋰電池負極材料介相瀝青粉末新產能,將於第三季開始貢獻營收,今年業績將比去年更佳。
中碳表示,去年6月啟動的1,600公噸介相瀝青擴產,設備廠房預計4月左右完工,產能預計將在年中開出,第二波2,000公噸的新增產能則可能在今年底開出。去年介相瀝青粉末占中碳營收約5%,今年預計可升至6%,新產能開出後,業績成長動能將更加強勁
42.裕日車 本月接單續旺
裕日車(2227)總經理蔡文榮昨(9)日表示,該公司元月產線將供應6,700輛新車,使裕日車市占率上衝到13.7%,希望裕隆(2201)產線繼續支持,協助消化裕日車手中的1,500張餘單。
裕隆代工生產的裕日車,與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1、2月的接單表現都相當突出,趕在日系汽車漲價之際,裕日車2月13日之前不漲價,希望爭取更多買氣。而納智捷雖在元月漲價,但2月的接單仍然暢旺。原本預期進入2 月以後,車廠將進入淡季,但目前裕日車及納智捷兩大品牌訂單不斷,裕隆也只能持續加班。
裕日車昨日正式開工,蔡文榮感謝員工全力支持,強調去年裕日車在台市占率從11.6%增至12%,是五大車廠中唯一市占率提昇的公司,突顯裕日車去年的表現相當優秀。這也使裕日車今年市占率15%的目標更容易達成。
43.廠辦完銷 華固大增80%
營建股獲利王華固(2548)1月營收昨(9)日出爐,單月業績19.36億元,年增10.96%,月增率則高達80%,主因華固在台北市內湖的廠辦大樓「華固V5」今年初順利完銷,開始依照完工比例法挹注業績。
華固日前已公布去年度自結數,去年每股稅前盈餘達11.6元,稱霸營建族群,不僅創該公司歷史新高,更是連續第四年賺進一個股本;法人表示,華固今年1月營收表現亮眼,今年所推個案的去化能見度均高,預期今年全年仍然可以穩賺一個股本。
華固表示,今年1月的主要入帳來源,包括台北市南港的「文滙與「天滙」兩豪宅案、台北市中心的「鼎苑」、新竹豪宅「天湖」與內湖瑞光路商辦案等,均以完工比例法穩定入帳,另台北市中心的「吉邸」也加入認列行列。
華固1月營收顯著成長,主因「華固V5」在1月時全數完銷,華固表示,此案採分層銷售,總銷金額達20.45億元,每坪單價平均在41萬元,並在1月開始以完工比例法認列,因工程進度已達七成,所以一開始就有較大筆的入帳。
華固今年已排定的推案,總銷達230億元,其中,首筆個案位於新北市的新店華城,規劃為高級住宅,將在第二季推案,總銷約為45億元;另在台北市的松江路也有一住宅案,預計年底推案,總銷則為60億元。
在台北市內湖,華固亦有新的廠辦大樓「華固V-PARK」,目前已動工,也將在今年公開銷售,此案共有三棟大樓,總銷約有125億元,華固透露,目前與不少買家在接洽中,是要三棟一起銷售或可分棟銷售,都還在討論中。
44.元月營收/中鋼0.14元 減少17%
中鋼(2002)公布,該公司1月稅前盈餘19.82億元,換算單月每股稅前盈餘0.14元,較上月減少17%。
市場分析,去年底,國內外鋼市疲軟,鋼價低迷,導致中鋼今年1、2月盤價再降,每公噸平均降751 元,降幅3.2%,同一時間,中鋼去年第四季的低價煤鐵雖然還在使用,但首季的煤鐵較去年第四季上揚,成本上漲,鋼價下滑,一來一回,中鋼1、2月的獲利壓力仍大。
法人說,中鋼1月獲利表現,尚符合預期,但卻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次低紀錄,預期在本月工作天數較少的情況下,獲利恐再微幅下滑,估計最快3月獲利才會回升
45.茂迪上月營收 意外大減
太陽能龍頭茂迪(6244)昨(9)日公布元月台灣營收與合併營收,都比去年12月衰退至少28%,令市場錯愕。茂迪解釋,主因1月歲修與電力事業元月入帳少有關,該公司近期調漲太陽能電池報價,預期2月營收將恢復成長。
太陽能電池廠元月普遍出貨暢旺,昇陽科(3561)、新日光(3576)單月營收都創下至少連續十個月創新高佳績。
市場原預期茂迪也將報捷,但公司昨天公布元月台灣與合併營收分別為23.8億、30.99億元,月減率高達28.15%、30.34%,是目前公告營收的太陽能業者中,月減幅度最高,令市場錯愕,但仍比去年同期成長37.74%、48.15%。
茂迪表示,去年12月因為有部分前一月訂單遞延入帳,加上去年底電力事業部門有一筆27億元營收認列,使得單月營收基期墊高。
今年元月無遞延訂單與電力事業部營收入帳,加上歲修影響一至二個工作天,出貨量減少,導致營收自歷史高點滑落。
茂迪指出,元月工作天數產線仍滿載運作,客戶端需求也還很強。尤其價格在經歷過去幾個月的修正後,近期已開始觸底反彈,該公司也開始與客戶洽談漲價,幅度還在討論中。
46.德宏 搶進電子玻纖紗
看好印刷電路板景氣,德宏工業(5475)轉投資的大強森複合材料,斥資逾10億元重建電子級玻纖紗新窯,預定13日點火,從電子級玻纖布跨入上游,期許垂直整合發揮綜效,也篤定首年就將獲利。
德宏表示,印刷電路板(PCB)產業去年第四季雖旺季不旺,今年首季即明顯增溫,帶動電子級玻纖紗、布售價快速回升,漲幅各約三成,較去年第一季更逾五成,將墊高今年的獲利基礎。
玻纖布下游銅箔基板(CCL)廠1月營收也明顯彈升,二線大廠台光電子(2383)甚至改寫歷史新高,可見PCB今年首季淡季不淡。
德宏2007年為掌握上游電子級玻纖紗貨源,吃下大強森複合材料並取得主導權,2008年遇上金融海嘯而停工,在PCB去年大舉復甦及今年仍將成長下,決定將大強森重新復工,也積極擴增電子級玻纖布產能,穩坐全台第四大。
47.力晶 連續五個月減少
力晶(5346)昨(9)日公布元月營收34.05億元,連續第五個月衰退,下探近16個月新低。力晶認為DRAM市場正醞釀觸底反彈,將致力發展製程與轉型,成本效益本季陸續浮現。
本土DRAM廠元月營收走勢不同調,力晶、南科(2408)等品牌廠都比前一月衰退,代工廠華亞科(3474)、瑞晶(4932 )則呈現成長。力晶元月營收34.05億元,月減4.25%,比去年同期衰退42.59%,主因元月底前DRAM價格走勢疲弱拖累。。
力晶表示,DRAM價格已落底開始反彈,該公司40奈米製程發展順利,隨著市場需求回溫,正加速2Gb DDR3投片量,成本降低效應本季將逐步顯現
48.翔準砸10億 買庫藏股
翔準光罩(3087)昨(9)日董事會通過2月10日至4月8日期間執行庫藏股,預計以10.81 億元,買回自家股票1,4250張,占公司股本5%。
翔準1月營收3.6億元,月增14.2%,年增率46.8%。翔準昨天收盤價11.9元、上漲0.25元。
翔準去年年營收成長30%,今年希望維持兩位數以上的成長,主要是來自高階光罩比重提升,以及台中廠新產能的擴充,本季公司產能依舊滿載。
公司表示,新產能以65奈米與DRAM需求為主,加上華亞科、南科過去一年在轉型,對今年先進製程的光罩需求應該很大。
49.元月營收/精華連13月新高 中天增57%
生技股陸續公布元月營收,龍頭股精華(1565)單月營收2.85億元,在產能滿載下,連續13個月改寫歷史新高;中天(4128)因產品出口遞延,元月合併營收1.09億元,月增率達57.37%。
受到元月營收普遍亮眼帶動,生醫族群昨日類股紅通通,上市指數上漲1.14%,櫃買指數也上漲1.88%。
隱形眼鏡廠精華元月營收2.85億元,年增率29.35%,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產能自去年下半年起已經滿載,但每月營收持續成長,元月營收僅較去年12月2.84億元微增,連續第13個月新高。
中天元月合併營收1.09億元,年增率30.86%,月增率高達57.37%。
中天去年12月合併營收6,927萬元,年減29.93%,主因公司出貨到大陸的保健品,受到大陸官方臨時更改港口的影響,估計有近4,000萬元價值的保健品,遞延到今年元月入帳,因此帶動月增率近六成。
此外,血糖量測製造廠泰博(4736)元月營收1.6億元,月增率也達18.4%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50.DRAM現貨價上揚
爾必達社長土反本幸雄對DRAM產業釋出春天捎來訊息!由於PC客戶端的庫存降至0.9個月,他預測下個月將供需平衡,DDR3 2Gb報價可望升至3美元,4~5月會短缺,昨日DRAM現貨價大漲,其中DDR3 2Gb有效測試顆粒漲3.75%。
土反本幸雄說,記憶體廠將產能轉至NAND上,目前看來DRAM供給不增反減,反觀需求面,因為PC搭載的DRAM容量提升,加上下游PC客戶端回補庫存的需求蠢動,DRAM供需很可能在3月進入平衡階段,4~5月開始供不應求。
他也表示,目前PC客戶端的庫存約0.9個月,依照爾必達的經驗,當庫存降至0.8個月時,就會引導客戶下單,而這個時間點很可能發生在3月中旬。他預測,1月初DRAM價格只有1.8美元,目前已經回升到2.3美元,3月中旬將有機會上看3美元,而爾必達1~3月營運將會超越前一季。
他也替同盟夥伴瑞晶、力晶拉抬聲勢,土反本幸雄直指,「瑞晶在興櫃的股價非常委屈」,瑞晶原本預計今年首季上市,土反本幸雄表示,瑞晶在興櫃的股價明顯被低估,現在這個時間點不適合IPO,待瑞晶股價回到合理的價位之後,才會上市。
土反本也看好力晶的技術,他說力晶採購的immersion tool設備,足以讓力晶的技術往下延伸到40nm、30nm,力晶擁有2G、4G產品的製程水準,爾必達會視力晶的技術能力,委託力晶生產。
51.農工原料飆 年後物價蠢動
行政院主計處昨(9)日發布物價指出,1月份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1.11%,物價仍屬穩定,但由於國際原物料持續上漲,預期春節過後業者將成本轉嫁到CPI的機率升高,國內物價確有走高的壓力。
主計處指出,1月份雖適逢農曆年前各類物價循例上調的期間,但是調查結果顯示,CPI漲幅還算溫和,除了鯧魚、高麗菜等水產品、葉菜類價格較上年同月漲逾一成,其餘物價漲幅並不高,1月份業者基於競爭,把成本轉嫁出去的情況並不普遍,因此較上月跌0.01%,較上年同月也僅上漲1.11%。
不過主計處官員表示,由於1月底國際農工原料價格續漲,銅、錫、糖、棉花等國際行情皆創歷年新高,使得1月份依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升至13.11%,創下近8個月最高,所幸新台幣匯率較上年同月升值9.5%,緩和了進口物價上漲壓力,依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僅3.3%。
由於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在2月持續上揚,主計處官員表示,黃豆價格走高會增加國內沙拉油的生產成本、小麥則會影響國內麵粉的售價、棉花價格上漲會增加成衣的成本,如果這些原物料持續上漲,廠商最終將會把成本轉嫁到零售價格上,而帶動CPI走高。
52.匯損衝擊 電子股跌破月線
昨(9)日新台幣盤中再創28.75兌1美元的13年來新高價位,由於實質匯率連2日快速升破不少企業界編今年財報所預期的29元關卡,出乎市場預料,使電子股匯損陰霾擴大,3大法人昨日擴大賣超。
電子類股指數前日領先跌破5日均線支撐後,昨日擴大跌幅至1.71%並跌破月線,3大法人昨日賣超前10大有9檔皆是電子股。
法人表示,以目前觀察,市場資金依然作多台幣,加上Q1為電子業績淡季,電子股已進入修正階段。
昨日新台幣收盤雖僅小升6分,收在29.1兌1美元價位,但盤中再度突破新高,最低一度來到28.75元。新台幣近兩日的大幅波動,造成法人圈大舉砍殺電子股,賣壓來自市場對電子業的匯損疑慮擴大。最主要係今年年初以來,不少上市櫃企業甚至龍頭大廠,普遍以匯價29元附近編列今年的財報。
電子指數繼前日大跌近1.5%後,昨日擴大重挫1.71%,技術面上也跌破月線支撐,進而拖累台股下跌1.15%。而電子權值股當中的台積電(2330)、聯電(2303)跌幅皆超過2%以上;IC設計廠聯發科(2454)則再度大跌6.24%;代工大廠鴻海(2317)也拉回3.61%。
元大投顧副總鄭宗祺表示,近期電子股股價疲弱可從兩方面做觀察,一、績優權值股如台積電、日月光等由於之前利多已反應股價一段時間,要再向上挑戰的空間相對變小,漲多後修正拉回;二、基本面本就疲弱的面板股、聯發科等標的股價一再破底。在績優股熄火,弱勢股破底的走勢下,匯損壓力加重,自然又擴大電子的跌勢。
至於匯率走勢對電子股的影響,鄭宗祺指出,企業界對新台幣的匯率預期多在28~28.5元之間,企業對近日台幣的走勢應有所準備,以降低匯損壓力。不過,這幾天新台幣的急升走勢,確實比市場預期還大。
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預期,今年Q1的電子匯損可能較去年Q4更為嚴重,而目前市場也在反映去年Q4的匯損及今年Q1的匯損預期,加上2月是電子業的傳統淡季,在多重利空的打擊下,電子股走勢難有起色。
53.高外銷股 變地雷?
新春一開市,台幣連2日盤中升破29元,外銷股匯損陰霾罩頂。分析師表示,新台幣去年Q4以來狂升7.3%,台幣升值趨勢未變前,外銷比重較高族群及個股,投資人必須提防財報匯損地雷股。
根據資料顯示,去年第3季匯損佔稅後純益比率前20檔個股,均超過39%,其中連展、定穎、兆利、福華更高逾100%,吃掉該等公司毛利率及獲利確實相當可觀。匯損佔稅後純益比率逾50%至70%者更達11家。
雖然上市櫃公司去年第4季的財報,普遍還未公佈,但以新台幣去年第3季升值幅度2.94%,去年第4季更升值3.1%,而今年以來迄昨升值達4.2%,近3季就迅速升值達10.24%來看,簡直是讓外銷股慘痛。
第一金投信投研處資深協理王裕豐說,目前財報尚未揭曉者為去年第4季及今年首季,此段時間台幣升值高達7.3%,幅度相當驚人,投資人宜注意上市櫃公司財報匯損狀況,可能會出現獲利下修情況。
王裕豐說,今年元月15日央行副總裁周阿定即呼籲外銷廠商應做好匯率避險工作,基本上就是暗示台幣會往上走,要注意匯率風險問題做好避險準備。
他說,目前看來電子股及機電、汽車零組件以外銷為主是台幣升值匯損最大族群,匯損對電子股影響最明顯,電子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衝擊,但毛利率較低電子次產業如PC及相關零組件族群影響最深,有些IC設計股也可能受匯損衝擊毛利率下滑,網通股也幾乎以外銷為主也會受到拖累。王裕豐推測,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台幣升值1%,毛利率將衝擊0.5%,但其毛利率較高對其整體影響並不明顯。
法人指出,近2日電子股股價下修讓台股新春開紅盤竟連2日翻黑走跌,就是反映台幣升值匯損壓力,所以越到4月底前,公佈去年第4季及今年首季財報之際,投資人要提防匯率受損地雷股引爆。
雖很多外銷股都已預作準備與銀行做遠期外匯來減少匯率損失,但台幣升值速度及幅度確實出乎意料,可能還是會有不少非預期的財報匯損股出現,投資人不得不防。
54.富士康加薪 催化搶工潮
在農民工儲備量減少,以及中西部城市用工量暴增情況下,中國大陸今年春節後的搶工大戰更加白熱化。然據當地業者表示,包括以富士康為首的用工大廠效應持續發酵,多少催化各地搶工潮的激烈程度。
在兩岸談到用工大廠,富士康絕對是一個指標。特別是全球金融海嘯後,隨著富士康生產基地轉進大陸內陸省市,其大陸員工總數號稱已有百萬人之譜,因此不少業者年後招工時均直接或間接面臨來自富士康等大廠的壓力。
55.2大超商龍頭 拚股價拚業績
國內兩大便利店統一超(2912)、全家(5903)今年積極展大店、調整商品結構,不僅拚業績,同時也拚股價互別苗頭。全家金兔年一開春股價既展現強勁跳躍力,連續二日拉出漲停,衝上新高117.5元,緊咬統一超的128元。
今年雙方均訂出營收成長二位數,獲利續創新高的超級任務。
全家昨(9)日股價再度開高走高,拉近與超商龍頭統一超的價差,統一超原本一開春還出現下跌的局勢,昨天股價力爭上游,逆勢大漲逾4%,展現產業龍頭股應有水準。
法人推估,兩大超商龍頭去年在店質調整及商品結構改變下,營收、獲利雙創歷史紀錄,統一超99年營收為1146.64億元、全家429.53億元,獲利方面,粗估統一超EPS上看6元、全家EPS4.2元以上。
56.春節消費激增 中概內需旺爆
大陸公佈春節黃金周期間零售餐飲消費狂飆新台幣1.7兆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9%,消費數字令法人圈驚艷,激勵昨(9)日中概內需與通路股逆勢勁揚。
面臨中國調薪、人民幣升值潮中,中國內需消費不論在食、衣、住、行、娛樂節節提升,中國13億龐大人口帶來的商機,更是讓「中國通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未來的「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努力拉升內需消費,農曆年節中、台共慶期間,年節購物潮湧現可預見中國未來「世界市場」的爆發力。
中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即宣示黃金十年的到來,未來五年中國新資水準更可望倍數成長,2010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0.3%,增速較2009年加快1.1個百分點。同時,2010中國CPI同比上漲3.3%,2011年中國經濟將成長9.5%,CPI指數將上升3.8至4%。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表示,中國春節期間消費數字令人驚艷,看好在中國擁有通路據點的公司,隨著中國人均所得提升,增加民眾消費意願,優先受惠的即是民生消費族群,包括最早在中國佈局的潤泰集團、統一集團、遠東集團等。
昨(9)日在中國擁有通路表現優異的通路股包括統一超(2912)、潤泰新(9945)、全家(5903)等均大漲,全家早盤股價直飆漲停鎖在117元,今年上海全家還要拼增200家門市。統一超僅次於全家,昨日股價逾半根漲停,一路攀高收在128元。
另外潤泰集團中的潤泰新(9945),昨(9)日也上漲0.25元以45.9元作收,今年中國大潤發即將在香港IPO,股價可望再現熱潮。
今年剛好是ECFA元年,兩岸早收項目以及降稅利多,使得長期在中國佈局的台商,成為優先受惠的幸運兒,3月ECFA將再次進行談判,可望增加兩岸早收項目,中國「讓利」條件也成為舉凡食、衣、住、行、通路的台商率先受惠
57.首檔上櫃TDR 特藝能源TDR 二月25星期五掛牌
特藝能源TDR(911613)周三舉行法說會,預定25日掛牌,可望成為國內首檔上櫃TDR。櫃檯中心、主辦承銷商寶來證券透露,至少還有2到3家新加坡企業可望申請上櫃TDR。
特藝能源TDR2010年獲利及股息,同創歷史紀錄,樂觀看待2011年營運持續成長表現。
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朱竹元表示,特藝能源是國內首檔鑽油平台設備商兼具首檔石油概念股,產業特性及獲利佳,是值得推薦給國內投資人好的標的股。寶來證券也透露,已掌握2到3家新加坡企業,可望儘速遞件申請上櫃TDR,寶來證券最近兩年已成功主辦13檔,今年TDR目標上看15檔。
特藝能源為新加坡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離岸原油以及天然氣鑽探相關設備之鑽探平台工程設計、採購、鑽探管理,及試運轉相關服務提供(EPCC),屬特種工程服務供應商,目前東南亞僅有兩家有能力承接海上平台設備設計與施工。
58.宸鴻營收下滑 1月跌破70億
觸控面板大廠TPK宸鴻(3673)1月自結合併營收為69.35億元,受到產品轉換影響,單月營收比去年12月大減27.5%,也較市場預期80-90億元還少,但年成長率仍有329.5%,TPK預計於2月23日舉辦法人說明會。
觸控面板廠1月營收均明顯下滑,勝華月營收也下滑至69億元的水準,1月合併營收69.94億元,較去年12月衰退13.2%;在2月適逢農曆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市場預料TPK及勝華營收可能持續低迷。
59.數大是美 麥格理喊進宸鴻、勝華
麥格理資本證券昨(9)日將宸鴻(3673)、勝華(2384)、洋華(3622)等觸控面板族群納入追蹤名單,在觸控面板產業「大才是美」既定趨勢下,建議佈局宸鴻與勝華,並將洋華投資評等調降至「表現劣於大盤」。
在蘋果「i產品」強勁需求的帶動下,觸控面板產業將走多年多頭榮景是市場共識,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估,觸控面板產業未來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17.8%,2016年的產業規模上看136億美元甚為驚人。
儘管智慧型手機仍然是目前觸控面板最大的需求來源,但麥格理證券認為,2011年平板電腦需求將出現爆炸性成長,上看5,600萬台,量雖然不到手機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銷售價格(ASP)與使用面積相對較大,對觸控面板需求的貢獻幅度將會非常大,預估市場規模將達27億美元約為手機的65%,且iPad若能如預期般吃下60%至70%的平板電腦市場,主要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與勝華仍是最大受惠者。
此外,麥格理證券也預期投射電容式(P-Cap)觸控面板技術在2011年會成為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主流,2009至2013年的CAGR預估可達38%,其中又以宸鴻最能受惠於此一趨勢。
市場關切在快速擴充產能後,觸控面板產業是否會在2011年出現供過於求、並拖累廠商獲利?麥格理資本證券認為,除非表定產能全都順利開出,才有供過於求的問題,但因模組產能大多掌握在宸鴻與勝華等一線廠商手上,加上觸控面板不像DRAM與面板般已成為commodity,是以品質取勝,故發生機率不高。
麥格理資本證券指出,在平板電腦「大(面板規模)才是美」的既定趨勢下,客戶群涵蓋蘋果、宏達電(2498)、其他一線手機大廠的宸鴻,將是最大受惠者,因此,目標價為850元,投資評等為「表現優於大盤」。
勝華的投資評等與目標價則分別為「表現優於大盤」與63元,產品正轉型的洋華的投資評等則是調降至「中立」,目標價265元。
60.日月光3月後 產能塞爆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2311)昨(9)日公佈元月集團合併營收達156.07億元,雖較去年12月大減20.2%,但若扣除去年12月入帳的土地處份營收34.8億元,月減率仍控制在3%。至於封測事業營收則達104.64億元,較去年12月減少2.1%,符合市場預期。日月光對第1季展望樂觀,3月後利用率就可望滿載到下半年。
日月光昨日公佈元月集團合併營收156.07億元,與去年12月的195.53億元相較,月減率達20.2%。日月光指出,去年12月合併營收中,包括了一筆34.8億元的土地處份收入,所以若扣除這筆營收,本業營收月減率僅3%。
日月光元月封測事業營收達104.64億元,較去年12月的106.91億元下滑約2.1%,但較去年同期的87.23億元則增加了20%。日月光對於本季封測接單樂觀,由於IDM廠持續擴大委外下單,日月光認為,在不考慮工作天數減少及新台幣升值問題,本季營收可望與上季持平,3月後利用率就可望滿載到下半年。
61.威力盟上月營收持平
專攻面板背光冷陰極燈管(CCFL)與LED產品廠威力盟(3080),公布1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8.23億元,雖僅較上月微幅成長0.34%,但年增率高達33.47%。威力盟指出,LED庫存在去年第4季已經去化得差不多,但因2月工作天數少,因此營收表現可能會比1月差一些。
在面板產業首季仍有價格不振的陰影下,零組件相關類股的股價表現仍有些許壓力,昨(9)日威力盟股價收在33.2元,下跌幅度約0.9%。市場法人估計,威力盟首季營收可能季減5~10%,約莫落在22~23億元之間。
62.今國光 獲利成長表現較優
△中部光學元件廠今國光 (6209) 昨(9)日公布1月合併營收為4.39億元,較2010年同期成長35.37%,今年業績將在擴充產能因應台灣Canon強大的需求、及全幅對焦與微投影鏡頭等產品出貨挹注下,再呈現明顯成長,預期獲利成長將明顯優於營收成長。
63.禾瑞亞觸控產品成金雞母
禾瑞亞(3556)自結1月營收達7,590萬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禾瑞亞表示,主要因客戶農曆年前備貨需求,加上平板電腦對多指觸控IC需求成長。
禾瑞亞上月營收約7,590萬元,月增約29.74%、年成長近68%。禾瑞亞指出,元月觸控產品線營收占比已拉升至8-9成水準,觸控產品線中,多指觸控IC營收約3,500萬元,較去年12月多指觸控IC營收約2,000萬元,月成長近75%。
禾瑞亞上月手機觸控IC營收約1,000萬元,傳統工業電腦用觸控IC約2,000萬元;USB影/語音控制晶片占比降至1-2成,營收約1,000萬元左右。以各產品線近況來看,禾瑞亞說,元月多指觸控成長性最高,主要因平板電腦客戶需求量大增,加上客戶因應農曆年提前拉貨。
64.今皓營運現轉機
連接元件廠商今皓(3011)今年營運現轉機,今皓確定接獲美系消費性電子新客戶訂單。據了解,該客戶訂單總金額高達3~4億元,今皓還在積極爭取全數拿下。新產品將在3月中開始量產出貨,法人預期第2季營收有機會看到較明顯的增長。
外傳今皓打入的新產品線是平板閱讀器的內部訊號線。今皓表示,與客戶簽有保密協定,不便對外評論。
由於今皓去年第3季曾派一組團隊開發平板電腦iPad內部連接線,並送樣給蘋果,不過並未拿下訂單,因此近期市場傳出今皓爭取美系客戶訂單,市場即猜測與蘋果iPad2有關。今皓僅低調回應,是全新的客戶及產品線。
據了解,該美系客戶初期訂單總金額約在3~4億元,估算平均月營收貢獻超過3,000萬元,可望大進補。不過今皓表示,目前還不確定,不便評論。
65.元太 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元太(8069)1月營收繳出亮眼成績,合併營收為38.82億元,年增率為146%、月增率5%,單一營收為23.51億元,單一及合併營收雙創歷史新高,元太並預計2月15日舉辦法說會。
昨日元太也在營收創新高激勵下,股價表現優於大盤,大漲4.6%。元太科技董事長劉思誠預估,第1季營收將維持高點,同時為了解決2011年電子紙出貨攀高導致背板產能不足的問題,元太去年與奇美電策略合作之外,2011年也尋覓到新的策略夥伴華映,雙方合作預計於第2季開始,有望帶起元太Q2後旺季的營收表現。
66.前鼎 業績成長買盤搶進
前鼎(4908)在特定買盤介入,籌碼輕盈優勢下,昨(9)日股價以跳空漲停開出,一價到底,委買單量仍有628張,表現相對突出。
前鼎目前股本僅7億多,該公司昨日公布1月營收為1.28億元,年增率達10.86%,與去年12月8,792萬元相較,大幅成長45.6%,為去年10月以來新高表現。昨日前鼎股價已率先突破季線,上檔壓力位於半年線39.4元附近。前鼎去年淡季落在第4季,今年首季原預期表現也會有淡季效應,但1月營收表現超過預期。
67.中鋼Q1獲利 上看60億元
中鋼(2002)元月營收197.9億元、年增率6.74%。隨著中鋼3月調漲內外銷盤價,加上鋼價後市看漲,下游補貨意願提高,在價量齊揚帶動,法人看好中鋼今年首季稅前盈餘可達60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約0.44元。
中鋼儘管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但受到鋼價下滑、鋼品銷售量減少,及煤鐵礦原料成本仍在高檔影響,1月稅前盈餘僅19.82億元,與前(12)月相去不多,但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2.6%,每股稅前盈餘0.14元。
不過法人對中鋼有信心,預估3月調高盤價等因素帶動下,首季稅前獲利有機會站上60億元
68.榮化去年獲利35.75億 創新高
受中國大陸TPE(熱可塑性橡膠)價格去年第4季調降,榮化(1704)不願殺價競爭,導致產品銷量下滑,影響去年第四季營業利益,但榮化自結去年合併稅前盈餘35.75億元,仍較2009年微增1.25%,獲利總額仍創上市以來新高。
榮化去年合併營收445.55億元,年增率24.33%;合併營業利益28.12億元,合併稅前盈餘35.75億元。
受到去年第4季大陸TPE降價衝擊,導致榮化本業獲利衰退,加上認列年底獎金等費用,榮化去年第四季單季營業利益只有4.66億元。法人推估,榮化去年稅後純益約31至32億元,EPS約4.3至4.5元。
69.亞聚 產品報價揚旺季到
亞聚(1308)受惠LDPE及EVA報價走俏,產品進入年後旺季,市場看好今年營收獲利,短多及中長線買盤湧入,近二個交易日量能逐漸擴大,昨日股價收盤衝上漲停54元,創下近10年新高。在基本面業績普遍為市場接受下,股價攀高機率仍高。
亞聚主要生產2大產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比重約63%,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比重約36%;其中EVA供不應求,是當紅塑化產品,LDPE在春天將進入農業需求旺季。去年下半年完成生產線轉換,EVA產品出貨比重由3成拉升至逾4成。法人預估,產品組合改變將提高亞聚獲利能力,今年獲利可望高於去年。
70.彰源 不銹鋼看漲需求增
彰源(2030)受惠於年後國際鎳價飆漲,每公噸漲至2.8萬美元,在後市行情看漲下,不銹鋼需求跟著增溫,帶動昨日股價上揚,每股上漲0.8元,收在每股20.55元,平均漲幅4.05%,且爆出12,400張的交易量。
生產不銹鋼管產品的彰源,1月份營收13.01億元,年增58.37%,主要是1月鋼品銷售量達13,000公噸,外銷量佔70%,加上鋼價上揚,成為營收成長的強勁力道。此外,國際鎳價較年前的每公噸2.4至2.5萬美元大幅上漲,市場預期心理助長下,後市不銹鋼價格看漲,增添投資人信心。
71.1月營收報告-華航 110.41億元、年增10.02%
華航(2610)1月營收110.41億元,年增10.02%。由於今年春節航空市場不如預期熱絡,法人認為,華航首季獲利能否優於去年,須視3月貨運市場能否像去年一樣好。
航空貨運承攬業者中菲行(5609),1月營收11.94億元,年增2%,公司粗估今年業績不會比去年差。
群益證券研究員曹伯瑄認為,華航首季獲利能否超越去年首季主要看貨運,估計相去不遠,全年則相當看好,尤其是客運部分今年有陸客自由行,228和平紀念日、端午節、中秋節、國慶假日都是連續假,有利航空旅遊市場。
72.機械業 元月營收傳捷報
景氣復甦,電子、電腦及汽車業等投資意願轉強爭相添購設備,造就高鋒(4510)、福裕(4513)、協易(4533)、瀧澤科(6609)及中精機(8707)等,現接單得等6月才能出貨,元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2%至2.12倍。
反倒是東台(4526)手中雖握有27億元以上未交訂單,但囿於大陸客戶碰上過年而不願意繳倉租,寧可延到年後出貨,加上工具機內銷出貨,但須等完成驗收才能入帳,這部份營收得遞延至2月才能認列,才出現元月營收3.47億元而比去年同期小幅衰退1.4%。
蘋果日報重點新聞
73.亞光 Pioneer攜手巴西設廠
亞光(3019)將與日本車用衛星導航系統大廠Pioneer攜手赴巴西設廠,用以生產光學零組件及數位相機等,預計今年9月底前投入。亞光發言人吳淑品昨天表示,雙方的確有接觸洽談合作設廠事宜,初期以生產數位相機為主,至於其他細節將等更明確後再對外公布。
另Pioneer昨表示,為拓展新興國家市場,旗下巴西子公司Pioneer do Brasil Ltda與亞光達成共識,將透過合資企業在巴西生產光學零組件,預計2011年上半年度(今年9月底)前投入。
據了解,Pioneer目前已透過巴西子公司生產車用音響等產品,未來透過合資公司,Pioneer可進行數位相機代工業務,並生產Pioneer及亞光所需的光學零組件,甚至可銷售給其他廠商。
74.正文1月營收月減9.4% 3月回溫
網通廠正文(4906)公告元月單月合併營收為20.03億元,較去年12月的22.11億元下滑9.4%,主要是受到淡季的影響所致。正文發言人楊正任指出,在IP STB與WiMAX產品持續出貨下,2月營收仍可維持相當的水準,3月在3G微型基地台出貨的帶動下,營收有機會再創新高。
楊正任指出,第1季原本是網通產業淡季,但是今年元月在IP STB(Set-Top-Box,機上盒)與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產品持續成長帶動下,下滑幅度不大,2月出貨量仍可維持一定水準,即使2月因春節假期因素,工作天數較短,對營收的衝擊也不會太多。
75.報價漲 加工絲5虎Q1營收旺
國際棉價持續飆漲,如今美國3月期貨已漲至每磅1.75美元高點,在下游需求持續暢旺下,國內加工絲族群2月報價全面喊漲6~7元以上,且可足額轉嫁,將可有效為今年第1季營運增添柴火。
聯發(1459)近日接連處分南亞(1303)、台化(1326)股票而獲利約1.68億元,預計第1季認列,每股獲利貢獻約0.5元。
國際棉價持續走強,美國棉3月期貨最高已漲至每磅1.75美元最高點,短期內下探不易,也帶動國內加工絲報價水漲船高,包括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宜進(1457)及聯發等加工絲5虎,都已確定將2月加工絲報價調漲至少6~7元,漲幅約7.5%。
76.BDI解凍慢 航運業獲利降溫
BDI(Baltic Dry Index,波羅的海乾貨散裝船綜合運費指數)今年以來持續重挫後,終於在2月有些微起色,在近1000點關卡時止跌回穩,連兩天回升後指數微幅上揚至1064點。不過雖然運價回升,今年進入交船高峰,隨著新船陸續下水,業者認為運價難有強彈,國際上體質較差的船公司仍有破產危機。
針對航商今年獲利,法人分析,裕民(2606)去年每股純益達7.78元,但今年若沒有其他賣船收入,今年每股純益(Earnings Per Share,EPS)將腰斬至3.4元;中航(2612)去年約8元水準,今年也將僅剩4.3元左右。其他新興(2605)、慧洋(2637)等航商,則有賴簽定長約、增加新船等方式維持獲利成長。
77.晶電1月營收減3.5% 本月拼持平
淡季影響,LED晶粒廠晶電(2448)1月營收13.88億元,較去年12月小幅下滑3.5%,年增率6.75%。展望2月,法人說,在客戶大尺寸產品新定增溫,估晶電2月營收將較1月小減5%以內,甚至有機會持平。
晶電表示,第4季及隔年第1季本來就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產業淡季,不過客戶LED電視新機種產品已在去年第4季陸續開始試產。另外筆電背光需求,去年12月落底反彈;預估相關產品出貨將在3、4月即可放量成長。
晶電指出,中低功率市場,競爭激烈,將提升高功率產品比重,避免中低功率產品供給過剩所造成的價格競爭。
法人指出,今年LED整體產業成長趨勢已定,包括大尺寸背光及照明領域,市場需求成長動能強勁,產品大多需要高功率的LED元件,而晶電的策略已設定朝向高功率產品發展,不僅可增加與國際大廠的競爭優勢,也有利於減緩平均單價下滑的速度,另外也是維持營收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