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1:03

市場傳出,中國政府考慮向地方政府發放1兆美元紓困金。(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市場傳出,中國政府正準備解決地方政府長期拖欠私營企業的龐大欠款問題。據《彭博》報導,中國地方債恐破1兆美元(約新台幣30.23兆元),北京擬動用政策性銀行拆彈,要求政策性銀行與國有大型銀行向地方政府提供借貸,以便支付積欠的企業款項,目標在2027年前完成清理。
據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2月曾公開警告,地方政府拖欠企業款項已經削弱社會對政府的信任,甚至可能「拖垮」受到影響的民營企業,對整體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龐大。根據清華大學經濟學家李稻葵估算,中國地方政府相關實體對企業與公務員的欠款規模高達10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2.47兆元),相當於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根據財通證券推算,今年可能會有20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8493.4億元)的專項債用於償還企業逾期款項。
近月來,中國監管機構已要求主要銀行配合行動,向地方政府提供短期流動性貸款,用於清償地方平臺公司拖欠的工程與土地儲備項目款項。雖然這些債務名義上並非地方政府直接承擔,但由於背後隱含地方政府擔保,實際償還責任仍落在地方財政上。
報導指出,該政策雖能為企業帶來即時紓困,卻也將風險轉嫁給國有銀行,導致風險上升。中國銀行業本已因過去數年配合政府提供廉價信貸、利潤率跌至歷史低點,再加上壞帳壓力沉重,風險進一步上升。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五大商業銀行合計計列「貸款損失準備金」3.51兆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49兆元),較去年底增加近6%。中國銀行界人士擔憂,一旦地方政府後續無力償還,這些「以貸還債」的資金可能變成新的不良資產。
專家指出,北京這項政策並非單純的「還錢計畫」,而是中國在經濟放緩與地方債危機下的系統性修補。短期內能穩住企業信心,但長期恐加重金融機構負擔,反映出中國治理債務問題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