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1 06:14
北市近3年賸餘566億 明年統籌款還增442億
北市近3年賸餘566億 明年統籌款還增442億
新版財劃法上路,明年度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暴增四一六五億元,但根據審計決算數,地方政府已連續六年有財政賸餘,二○二四年更賸餘八一八億元,其中台北市賸餘二六九億元最多,且累計三年賸餘五六六億元,明年還增加統籌稅款四四二億元(計入金融營業稅短少補助),形成「富者愈富」現象。反觀中央政府,近幾年總預算雖未舉債,特別預算仍須舉債支應,但中央大舉釋出四一六五億元,造成極大財政缺口,明年被迫擴大舉債四千億元。
根據審計部資料,整體地方政府已連續六年出現財政賸餘,且整體賸餘從二○一九年的一一九億元增至二○二四年的八一八億元。二十二縣市中,除桃園市尚有差短外,其餘縣市均有賸餘,以北市財政情況最佳,北市自有財源占歲出比率已超過一○○%,去年財政賸餘達二六九億元,近三年累計賸餘五六六億元。然而,北市明年分到統籌稅款一一四九億元、大幅增加四四二億元,均遙遙領先其餘縣市,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呈「錦上添花」現象。
另,明年新北市分配統籌稅款九五七.六八億元、增加四○七.○七億元次之;高雄市七五七.八億元、增加二五○.三九億元,增幅四十九%居六都之末;台南市四九六.七億元、僅增一六九.四九億元,規模及增額均居六都之末,增加金額甚至不如新竹縣市及彰化縣。若以增幅來看,新竹縣市各增二.五五倍最高,台東、花蓮及宜蘭縣也增兩倍以上。
財政部指出,明年統籌稅款大增四一六五億元、增幅近九成,地方政府獲配豐沛財源。不過,因新法分配公式有三大問題,包括:分子按本島各縣市及離島分開計算,但分母按全部縣市計算;未明確規範財產稅成長率序位分數定義及計分方式;未明定鄉鎮市核計項目、指標及權重等,導致尚有三四五.五億元分不出去,因此部分縣市分配金額不如試算。財政部表示,因無法逾越法律解釋,這些數額須待修法後再行分配,將配合行政院指示,積極辦理財劃法修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