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23 05:44

就業市場冷颼颼 勞工從「大辭職」變「大留職」

編譯周靜芝╱即時報導 2025-08-22 15:21 ET


示意圖。(取自123RF)
近年來成為職場熱門話題的「大辭職」(great resignation)已變成了「大留職」(great stay);但專家表示,員工不只是留下來,他們是「抱緊工作」(job hugging)。企管顧問公司Korn Ferry的專家指出,這是一種拚命保住工作的行為。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勞工主動離職的比率一直在2%上下;除了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外,自2016年初以來,辭職率沒有持續這麼低過。



人力網站Indeed北美區經濟研究主管蘿拉·烏爾里希(Laura Ullrich)表示,辭職率是勞工對廣泛勞動市場看法的晴雨表。她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對另謀他就感到焦慮,或對找到工作的能力並不熱中。

目前的「抱緊工作」與2021年和2022年的歷史性高跳槽率形成強烈對比,但專家表示,從當前就業市場的趨勢來看,這種現象十分合理。

據人力網站ZipRecruiter的民調顯示,對於有「大量工作機會」感到「完全沒信心」的求職者比率持續增加,從三年前約26%增加至第二季的38%。

烏爾里希表示,勞動市場停滯不前,雇用率、辭職率與裁員率都很低,「簡直像一灘死水」。

全球的不確定性

Korn Ferry的顧問麥特·包恩(Matt Bohn)表示,全球經濟、政治有許多不確定性,他認為這會讓人們自然而然地維持現狀。他將這種趨勢與縮手的投資者劃上等號,他們有時會在一旁等待機會。

在利率上漲的環境下,使企業借貸與擴張營運的成本增加,就業市場也逐漸冷卻。過去一年多以來的雇用率已跌至十多年來最低點 (不包括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代表想要尋找新工作者比較難有機會。

最近幾個月的就業成長也大幅放緩,經濟學家指出這是更廣泛的經濟放緩的證據。自2022年3月達到約2:1的高峰後,每名失業勞工的職位空缺比例下降了約一半;今年6月,依聯邦最新數據,該比例約為1:1。

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8月稍早公布的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計畫縮減人力的CEO比擴大人力的CEO更多,這是2020年以來所僅見,兩者比率分別為34%對27%。

專家表示,雖然長期從事一份工作基本上並非壞事,但「緊抱工作」也會帶來一些風險。

烏爾里希指出,首先他們會犧牲一些收入的成長,因為轉換工作者通常會比留在現有職位者獲得更高的薪資成長。

包恩表示,如果員工在現有工作崗位過於安逸,容易停滯不前,不願承擔額外的責任或學習新技能,當勞動市場好轉時,會影響他們的市場競爭力與職涯發展。他說,雇主也會認為這類員工不再符合他們的績效標準。

此外,烏爾里希說,就業市場缺乏動能,會使應屆畢業生等新求職者更難找到工作。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