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7 05:51

國有化此路不通!WSJ:救了英特爾恐賠上整個美國晶片業

2025/08/16 16:59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是福是禍還未卜。(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在傳出美國政府已與英特爾討論入股可能性後,英特爾股價連日大漲,漲幅達10%,華爾街日報提醒投資人小心為要,因為英特爾國有化此路不通,儘管政府的支持可能讓英特爾克服一些挑戰,但最終對整個美國科技業造成重傷。
由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蓋勒(Dan Gallagher)與費奇(Asa Fitch)共同撰寫的「英特爾國家化的行動無法奏效,至少長期而言」的文章指出,英特爾絕對需要協助,但政府的支持往往附帶條件,在此情況下,最終恐使英特爾與更廣泛的美國晶片產業陷入困境。
該文說,對於英特爾的投資人而言,政府入股令人振奮,他們目睹這家曾是晶片產業龍頭的公司,不到兩年市值便蒸發一半以上。然而投資人應保持警覺,因為英特爾的問題如此嚴重,即使山姆大叔斥重資也無法完全解決。
過去3年英特爾已燒掉近400億美元現金,試圖從台積電手中奪回製造領導地位。迄今英特爾透過晶片法案,取得80億美元的直接資金補貼。
但不僅如此,英特爾最先進製程18A理應縮小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然而該公司承認18A多數將用在自家產品,亦即少有外部晶片設計公司認為英特爾的技術足以與之簽約,成為其代工客戶。華爾街預估,今年英特爾的自由現金流將再出現70億美元的負值。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已表示,如果沒有外部客戶承諾,將不會投入大筆資本於英特爾的下一代製程14A。這被廣泛視為劃下底線,以此決定是否保留英特爾的晶片製造業務。
然而英特爾退出該業務將不利於美國政府出於國安與供應鏈穩定理由,而加強本國晶片生產的努力。不過文章指出,入股英特爾可能帶來不樂見的巨大後果,尤其鑑於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頻頻試圖直接影響民營公司決策的傾向,更是令人疑慮。
該文說,讓政府持有部份英特爾所有權恐將增加川普(或未來總統)操縱私人企業的手段,例如,美國政府或許施壓輝達、超微或高通等晶片設計商與英特爾合作生產,以此作為相關公司取得出口中國許可的條件。
但如果在英特爾生產的良率能與台積電匹敵之前,企業被迫使用英特爾的晶片,這將導致產品品質低劣以及英特爾的浪費,因為為了生產出一個可用的晶片將丟棄大量的矽片。更廣泛的說,如果晶片設計公司被迫使用非先進、高效能的英特爾晶片,整個美國晶片產業可能流失競爭力,而這將破壞政府干預該產業的最終目的,亦即維護美國的技術優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