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專家指台灣有望7日前與美達關稅協議 各國細節模糊有原因?
國際中心
顏得智/綜合報導
2025-08-03 18:54:03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國時間7月31日簽署最新行政命令,對全球貿易夥伴啟動新一輪關稅,其中台灣被課徵為20%。(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白宮1日公布台灣關稅稅率為20%,引起諸多討論。總統賴清德宣稱這只是「暫時性稅率」,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日清晨返台時回應,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會爭取更好的稅率。川普新關稅將在8月7日生效,國外專家點名,台灣或印度有望在緩衝期內達成協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法新社報導,川普上周四(1日)對數十個美國貿易夥伴徵收新關稅稅率,且將於這周四開始實施,而非原先聲稱的8月1日,這位共和黨領袖反覆無常,經常設定貿易期限,然後又撤銷或延長,最近又批准墨西哥關稅延長90天,這再度引發了「TACO(川普總是膽怯)」的嘲諷,這個暗示川普在貿易問題上只會說說而已、沒有行動的詞彙,先前曾觸怒川普。
然而,報導引述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將不會再有回頭路,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國際經濟專家李普斯基(Josh Lipsky)指出,川普並沒有退縮,他正在履行、甚至超越當初競選期間就關稅問題所做的承諾。
市場研究機構Evercore ISI 公共政策分析師阿克斯(Matthew Aks)表示,除了台灣或印度等一些經濟體可能在七天的緩衝期內達成協議外,他預計最新命令不會出現「重大變化」。
法新社提到,川普與歐盟、日本和韓國達成了一系列協議,設定了不同的稅率,並宣稱這些經濟體將在美國進行巨額投資。但這些協議的細節仍然模糊,且留下了一些關鍵問題,「是否可能有任何豁免?汽車、製藥和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將面臨什麼未來?中國又將面臨什麼?」
阿克斯表示,美國總統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有理由避免達成詳細的協議」,以便各方能以最正面的方式向公眾展示這些協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