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3-13 16:37

辛苦、薪苦、心苦...職業倦怠潮席捲全美

亞馬遜的離職率傳言高達50%,已讓公司高層以「危機」來形容。(路透)

儘管疫苗普及、疫情趨緩,全美缺工的狀況卻愈演愈烈;剛開始經濟學家多認為,缺工的主因是政府在疫情期間廣發紓困金與失業補助金,使民眾暫時不必工作也能維持生活,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缺工現象並未緩解,若真如同經濟學家當初預測,等民眾把救濟金花完之後,應該要回到職場上班才是;紐約時報因此撰文分析,缺工的主因可能並非大家「不差錢」,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疫情打亂許多人生活步調,無法回職場工作,甚或是有些人過慣了封城生活,打從心底不想工作。
以「醫療專業人員」這個在疫情期間被大眾認為「不可或缺」的職業為例,所有人都說「這個社會沒有你不行」、「麻煩你撐下去,你對社會真的很重要」等等,這當然是對醫護人員的肯定與感謝,但同時卻也是醫護人員身上無法卸下的枷鎖。

疫情打亂許多人生活步調,無法回職場工作,全美勞工出現職業倦怠。(Getty Images)

疫情難控 醫護深感不值得
對醫護人員而言,自己為新冠病毒付出了至少三年的光陰,但美國的疫情卻一直無法有效控制;部分民眾堅決不相信現代醫療科技,寧願冒著染疫、重症甚至死亡風險占用醫療資源,也不願施打疫苗,使醫護人員力不從心;很多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是:「不打疫苗是你的選擇,為什麼要醫院來承擔?」
因此,「倦怠」是醫護人員離職的最大原因,但「倦怠」不完全指工作高壓或輪班生活太辛苦,更深層的原因是心理上倦怠;據統計,目前全美約8%的醫護人員職缺無法補足,整體而言比疫情前少了40萬從業人員;人力招募網站lixnkedIn首席經濟學家的結論很精闢,他說:「對醫護人員而言,這份工作根本不值得他投入這麼多心血。」

醫護人員為新冠病毒付出數年光陰,疫情卻始終無法控制,令人沮喪。(Getty Images)
如果跳脫「醫護人員」的角度,以更宏觀的整體勞動力市場觀察,「倦怠」也是人們普遍離職或不願重回職場的主要因素;紐時分析指出,近幾十年來因為科技進步,工作的效率一直在提升,但勞工薪資水準卻原地踏步;此一現象或許平時不會發覺,但只要一有什麼重大外部力量改變現況,「相對剝奪感」就會爆發。
新冠病毒就是這個所謂的「重大外部力量」,疫情期間的經濟中斷、遠端工作等新生活模式,促使人們開始反思,提醒人們他們對於「工作」的厭惡,使他們發現過去喜歡的工作內容其實沒那麼「值得令人享受」;然而,Insider雜誌的一篇報導指出,雇主其實沒有察覺到勞工對於工作態度已轉變的苗頭,仍舊抱持著「員工認為工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的想法,才導致企業苦苦尋覓不到合適的人才;事實上,根據蓋洛普民調公司(Gallup)的調查,只有三分之一的勞工真心喜歡現在從事的工作。
以亞馬遜(Amazon)為例,該公司的離職率已讓公司高層以「危機」一詞來形容,甚至有消息稱該公司的離職率高達50%,不過亞馬遜對此嚴正否認;姑且不論亞馬遜是不是真的有一半的員工掛冠求去,此一數據顯然凸顯了勞工不願意工作的現象。


工作倦怠感 女性高於男性
另外一個也相當值得關注的「離職現象」是性別不均的問題;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調查發現,2021年有42%的職場女性表示自己對於工作已「筋疲力竭」,相較於2020年只有32%的職業婦女有相同感覺成長不少;非營利組織「全國婦女法律中心」(National Women’s Law Center)更指出,2021年初全美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降到33年來的新低點,讓性別平權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的美國,好似「一夜回到解放前」。
當然,對於工作感到「筋疲力竭」的現象並非女性獨有,麥肯錫的報告同時指出,男性對於職業的倦怠比率也從2020年的28%上升至2021年的35%,只是職業倦怠的比率明顯有男女不均的現象。

已婚職業婦女還須面對家裡大大小小的瑣事,對於職業的倦怠明顯高於男性。(Getty Images)
此一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打臉」了許多認為美國性別已然平權的觀察家,因為唯有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仍根深蒂固,才可能造成男女在同一環境壓力下對職業倦怠有不同的感受程度;性別平權走到今天,即便女性也可以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但社會上仍將拖地、洗衣、煮飯、育兒等家事歸由女性主理,換句話說,男性只要面對職場壓力,但已婚職業婦女除職場壓力外,仍須面對家裡大大小小的瑣事,也無怪乎女性對於職業倦怠的感受明顯高於男性。


性別不平等 騷擾性侵頻傳
除了社會角色的不平等外,職場上男女不平等的例子也不勝枚舉;辦公室性騷擾甚至性侵害的系統性問題從未獲得解決,例如新澤西州薩默塞特郡(Somerset)曼維爾市(Manville)警察局長赫柏斯特(Thomas Herbst),日前就因被員工指控長達十餘年性侵而被市議會勒令停職;受害人表示,先前因為害怕丟掉工作而沒有舉報,要不是因為有另一名警察在辦公室用獵槍指著她,加上因為女兒已經長大,不須再擔心失去工作、中斷經濟來源,受害人可能只能繼續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辦公室潛在的性騷擾及性侵文化,雖曾一度點起「#Me Too」標籤運動風潮,但終究只是迫使人們去「審視」這個不平等的結構,未能真正「拆除」此一「上對下、男對女」的結構性問題;直至新冠疫情爆發,許多員工不進辦公室,此一現象才漸漸緩解;現在不是「老闆開除員工」,而是「員工開除老闆」的時代。

職場上男女不平等表現在許多方面,職業倦怠的男女比例也呈現不均。(Getty Images)
像性侵害或性騷擾等這種「顯然」不平等的問題都遲遲無法獲得有效解決,更不用提像男女同工不同酬或職場天花板等「隱性」的問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報告,2015年全球性別平權做得最好的國家前十名依序是冰島、挪威、芬蘭、瑞典、愛爾蘭、盧安達、菲律賓、瑞士、斯洛維尼亞、紐西蘭,而美國僅僅排在28名,「男女同工同酬」的比率更排全球74名,比納米比亞、尼加拉瓜等國家還要落後。
據報導,在美國有孩子男性的年收入中位數最高,約6萬7900元,而已婚有孩子的女性收入中位數則為4萬6800元,單身母親的收入中位數最低,為3萬8200元;分析人士稱,性別收入差異真的存在,美國的勞動力中一半是女性,但卻無法獲得和男性相同的薪資;此外,男性的薪資將會持續增長到50到55歲,年收入中位數為7萬5000元,而女性的收入則在35到40歲就停滯不前,中位數為4萬9000元。


員工不想上班 老闆怎麼辦
不論原因是什麼,「職業倦怠」是全美勞工普遍出現的現象,雇主雖然不見得真的搞清楚事發原因,也不一定有能力扭轉此趨勢,但他們確實有在試著要解決職業倦怠的問題以盡可能留住人才;紐約時報報導,一名花旗銀行的分析師曾經用公司內網向同事抱怨「我討厭這份工作」,結果引起人資部高度注意,主動提出協助,希望這名員工能排解工作上的不愉快;結果這名員工更加碼爆料「討厭工作幾乎是全體勞工的共識」,引起高層緊張。
雇主雖然大多同意要盡可能排解員工對工作的負面情緒,但或許是因為勞資雙方的認知差距,使得雇主想出排解職業倦怠的招數落在員工眼裡都顯得有些「奇特」;例如亞馬遜,最近發明了一個稱作「AmaZen」的計畫,讓員工感到職業倦怠時,就「滑手機看公司為你準備的冥想課程」;許多員工看到公司的政策不禁滿頭問號,認為冥想課程不是「治標不治本」,而是連「標都無法治」。

缺工浪潮波及全美,圖為高高豎立的電子顯示板上醒目的招工廣告。(美聯社)
此外,面對變化迅速的大環境,渺小的個人無力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以逃避現實」;許多人認為自己無力終結疫情、無力改善氣候變遷,更無力改變烏克蘭與俄羅斯對峙衝突,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工作、改變只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因此,如果雇主無法提供更優渥的薪資水準、更彈性的工作時間、更吸引人的福利措施與休假制度,甚至更好相處的老闆,不論員工有沒有找到新的工作,都寧可「裸辭」求去。
換句話說,員工要的並不複雜,關鍵在於雇主可能不是那麼願意面對真相;大家出來混口飯吃,誰踏入社會工作不是為了養家餬口?雖然「喜歡工作內容」不見得是騙人的,但這頂多算是一個「加分項目」,員工會離職說到底的原因都是「心,委屈了;錢,不到位」。

疫情期間提供彈性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員工不願返回職場的倦怠。(美聯社)


企業砸重金 靠加薪買人心
金融集團高盛(Goldman Sachs)去年的大幅度調薪就很大程度上翻轉了缺工現象;因疫情影響在家遠距工作的13名基層分析師自認為薪資過低,於是對所有同事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達四分之三的同事都自認自己是「工作場所被壓榨虐待的受害者」;憑著這份調查結果,這13名分析師聯名上書,要求高層大幅度加薪。
最後事實證明,「你敢要,老闆就敢給」,高盛高層在與這13名聯名上書要求調薪的基層分析師晤談後,宣布集團內部所有員工加薪30%,一時間「高盛加薪」成為金融圈的熱門話題,加薪政策涉及面向之廣、成本提升之多,但效益回收之巨一時無雙。

金融集團高盛大幅調薪,在後來的招聘活動中表現亮眼。(路透)
雖然這13名聯名上書的分析師中有五名最終仍因其他因素離職,但這樣大幅度的加薪顯然是高盛在下一年度招聘率亮眼的主要關鍵,硬是讓高盛在「大缺工」浪潮下,頂風逆浪交出亮麗的招聘成績;高盛的經驗無疑向所有企業揭示「企業掄才,才也在掄企業」的道理。
正如已故知名童書作者史卡利(Richard Scarry)在其故事書「大家每天幹什麼」(What Do People Do All Day?)中說的:「我們都住在繁忙的城鎮,我們都是做工的人;我們努力工作,才能讓家人有足夠的食物、可用的金錢,和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屋。」出社會工作的目的從來不完全是「成就人生」這樣的偉大目標,而是為了「生活」,只要雇主給得起「良好的工作環境」、「優渥的薪水」,美國之大,何愁人才不濟?


資料來源: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710/6146575?from=wj_msg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