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3-11 11:15
五個理由 東亞股市此刻魅力勝歐美
每當全球經濟強勁復甦,新興市場表現往往凌駕歐美股市。因此,眼看數兆美元振興措施可望激勵全球經濟大反攻,美國股市又遭逢賣壓,謹慎的投資人不妨考慮布局新興市場資產,東亞股市尤其值得注意。
馬修斯亞洲創新者基金(Matthews Asia Innovators Fund)操盤手馬修斯‧吳(Michael Oh)接受MarketWatch訪問時表示,面對通膨恐慌翻攪金融市場,他的應變方式是淡然處之,並延續多年來謹守的基本投資信條:明辨長期趨勢,然後買進會受益於大勢所趨的優質公司股票。
他說:「這些趨勢可能持續20年之久,一旦你找出某個將在未來五年到20年展現的長期趨勢,那麼,你就比較不會受短期的經濟景氣循環影響。」
馬修斯‧吳是韓裔美國人,自從2006年為自己創立的基金操盤以來,基金穩定擊敗其他基金和基準指數,他的意見或可供投資人參考。以下是他舉出的東亞資產五個值得布局的投資題材和標的:
一,中國大陸中產階級興起
中國大陸當前面臨一大「利空」,就是全球企業紛紛把供應鏈撤離大陸,以免捲入美中貿易和關稅之爭。
但馬修斯‧吳認為,供應鏈遷移對中國不是什麼巨大的挑戰,因為當地許多民眾已晉升為中產階級,使中國尾隨日本和南韓的腳步,也從「世界工廠」轉型為「內需成長題材」。
他指出,中國人均所得已達到8000至9000美元,這是值得關注的轉捩點。他說,一旦人民所得升到這種水準,支出就會跨出基本必需品的範疇、延伸至休閒、娛樂、電子裝置、運動服飾、醫療照護等領域。
因此,他認為諸如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等大陸生技股看俏,而其他可望受惠於大陸中產階級興起趨勢的股票還包括:三星電子、連鎖餐飲業者海底撈國際(Haidilao International)、運動用品公司李寧(Li Ning)等。
二,亞洲各地可支配所得增加
這與新興中產階級是不同的概念,因為收入水準跨越所得光譜普遍提升,不局限於中產階級。
這是亞洲一股重要投資趨勢。儘管南韓經濟成長率看似平庸,僅2%至3%,當地消費者的可支配所得卻以10%以上的幅度快速增加。別的亞洲國家成長率更高,甚至高達20%至30%。
馬修斯‧吳說:「所得成長如此迅速,必為企業和創業家創造巨大的商機。」
這種趨勢意味更多消費者會購買精品集團LVMH的產品,以及更實用的壽險保單、醫療照護等服務。他因此把友邦保險(AIA Group)、藥明生物等公司納入投資組合。
三,電商、雲端、電動車趨勢方興未艾
馬修斯‧吳舉出一些發展潛力無可限量的產業和產品趨勢,例如電子商務、雲端運算和電動車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把個股納入投資組合前,宜先確定這家公司符合重要條件,例如必須是所屬市場領域中的佼佼者。
從他的投資組合持股可看出一些實例:線上餐飲外送業者美團點評(Meituan)、雲端軟體公司金蝶國際(Kingdee International Software)、電動車廠小鵬汽車(XPeng)。
四,挑選地位鞏固、無畏競爭的創新公司
馬修斯‧吳說:「一旦成為具有支配地位的業者,你就有堅固的護城河可防禦對手入侵。」
他舉例說,Sea集團就是一例,雄霸東南亞的線上遊戲、電子商務和數位金融服務領域,有如東南亞版的騰訊(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綜合體。Sea集團在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都是首屈一指的電商平台。
五,挑選股票估值仍誘人的公司
馬修斯‧吳認為,視頻平台嗶哩嗶哩(Bilibili)有潛力成為中國的YouTube,投資這檔股票可搭上影片內容創作風起雲湧的熱潮。儘管該公司股票市值已漲上400億美元,比當初他的基金買進時的100億美元漲了數倍,但他預期未來至少還可能上看1000億美元。因此,他認為這是持有估值合理股票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