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2-07 08:07
舉債派對可以狂歡到何時?
所謂的「大規模企業去槓桿」就只是這樣嗎?美國企業在過去十個月累積了空前龐大的低成本債務以度過新冠疫情危機後,今年理應回歸審慎財務,但目前的跡象顯示並非如此,許多公司的執行長在2021年一開始就展開大規模的併購計畫,並推遲了減少公司債務的時程。
新年開始才不過幾周,根據彭博資訊編製的數據,全球宣布的併購交易已達到約1500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50%以上,只計算美國的併購交易增幅則為43%。這些交易絕大多數至少包含一部分現金支付,換句話說,是透過債券市場籌募資金,或利用原本可以減少負債的資金來支付併購交易。
目前尚未出現任何交易的金額達到像新冠危機之前五年高達800億美元或200億美元的超大併購案,但它們可能很快就會發生。高盛集團投資銀行部門主管在上周的獲利預測中表示,該部門目前的併購業務量已接近歷來最高水準。分析師也紛紛預測一些出人意料的潛在組合,包括摩根大通可能收購目標公司(Target)或推特公司(Twitter),以及康凱斯特(Comcast)旗下的NBC Universal與AT&T旗下的WarnerMedia可能合併成為獨立的實體。
即使是在整併機會逐漸減少的電信業,隨著電信公司擴展5G網絡,巨額的併購計畫也在進行中。彭博新聞本月稍早報導,AT&T正討論籌集140億美元資金以收購更多5G頻譜。這個發展正值電信業者積極參與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標售備受青睞的中頻段頻譜,使標售金額達到810億美元的歷來最高紀錄。在此之前,AT&T原本處於削減債務模式,除了出售Crunchyroll公司外,還計畫賣掉DirecTV等部門。AT&T現在仍是全球舉債最多的非金融業公司,它的債信,穆迪投資公司和標普全球信評公司給它比垃圾級高兩級的評級,可能引起更多關注。但和其他併購交易一樣,害怕錯失良機是一個強烈的誘因,無線電信業者都不希望在下一代科技中落後。
最嚴重的經濟傷害可能已經過去
儘管瘟疫仍然肆虐於美國和全世界,投資人和經濟學家一致同意,最嚴重的經濟傷害可能已經過去。隨著施打疫苗的人數愈來愈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的中位數預測是,美國2021年的實質GDP成長率將達到4%,創下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正常情況下,企業在經濟不景氣過後的期間會減少借款,大衰退後就是顯著的例子。但這一次的去槓桿將比較困難,因為企業普遍有較高的負債水準。在2019年第4季,美國非金融業公司的總債務對GDP比率為74.6%。六個月後,企業的債務增加了驚人的1.34兆美元,使占比飆升至90.1%,一波史無前例的舉債狂歡。截至去年9月,美國公司的債務高達17.9兆美元,是15年前的兩倍多,相當於美國GDP的88.2%。
許多公司舉債是為了維持營運,例如賭場、郵輪公司和連鎖旅館業者,它們通常利用公司債市場,因為透過公司債籌集資金的成本愈來愈低。Columbia Threadneedle投資公司全球固定收益部副總裁塔努佐本月稍早接受彭博資訊訪問說:「企業不但升高槓桿,而且擁有更多流動性。如果它們利用資金來削減債務,我們覺得是好事一件。但隨著對經濟動能的樂觀持續更久,我們可能開始看到這些現金被用來買回自家股票和進行併購。」
以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為例,這家晶片製造商去年10月同意以89億美元(包括債務)收購Inphi公司,而這項交易對Inphi的估值達到Inphi過去12個月營收的近15倍。穆迪的分析師指出,過高的估價凸顯邁威爾「任意舉債支應這樁收購案是冒進的作法」。穆迪預期邁威爾在交易完成後的債務將接近該公司息前、稅前、折舊及攤銷前盈餘的近5.5倍,且將有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在3.5倍以上,對這家Baa3投資級的發債公司來說屬於偏高。
但這股槓桿升高趨勢的例外卻發生在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被認為舉債是其必要商業模式的Netflix,上周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獲利報告中說,該公司已不再需要借款以支應其日常營運。不過,Netflix財務狀況改善的連鎖效應很可能是驅使較小規模的對手更積極追求併購。
只要公司債殖利率保持在接近歷來最低的水準,加上債信評級業者對降低舉債者信評保持寬鬆的尺度,那麼積極尋求併購就不致傷害企業的信評。然而這股趨勢將使公司執行長在乎高債信評級或健全資產負債表的表相逐漸崩解。就目前的情況看,彭博巴克萊美國公司債指數成分公司有超過一半的債信評級為BBB,遠高於2000年的23%。另一方面,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指數的債務規模已增加到1.59兆美元,遠高於20年前的2570億美元。
在舉債成本如此低和聯準會已表明將介入避免信用崩潰的情況下,避免升高槓桿已被視為不智之舉。在具有破壞性的外部事件發生前—新冠病毒顯然不是—投資人似乎也不擔心大規模舉債的公司發生償債問題可能震撼市場的問題。然而押注公司可以在舉債狂歡後繼續毫無節制地大肆併購而免於宿醉的苦果,將是一件危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