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6-14 18:49

各國粽大會師 桃園新住民秀手藝

端午節快到了,台灣各地包粽應景過節,桃園擁有為數不少的新住民,今天在桃園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號召之下也齊聚包粽,展現各國包粽文化,除了有台式客家粽、中國河南粽,還有印尼、越南、緬甸、泰國等粽子美味上桌,外型、餡料都有不同學問,令人大開眼界。
桃園市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今天邀來多國新住民穿上該國傳統服飾大秀手藝,在活動現場示範如何包粽,並準備事先做好的粽子,熱呼呼滋味供大家品嘗。
越南新住民陳氏花也與同鄉手作北越粽,她說,北越粽為方形,利用木盒包餡壓實,依序放入浸泡8小時糯米、綠豆仁、黑胡椒豬肉與魚露等,完成後得再煮12小時,每年過年一定要吃這道「家鄉味」,端午、中秋也會應景品嘗。
陳氏花也說,來台多年,逢年過節一定自己包粽,由於越南粽葉獨特,礙於不能進口,她還會自己種葉子,方便包粽使用,做好之後也會大方分享給同鄉。
來自泰國的新住民孫莉安也帶來泰國粽,她說,泰國並無端午節,但在潑水節、水燈節與宗教等重要節日都會吃粽,鹹口味包有豬肉、花生等簡單餡料,甜口味則包芭蕉、椰漿,還有少許鹽巴調味,「平常想吃就自己包」,回憶家鄉的味道。
緬甸粽造型獨特,外型宛如霜淇淋,方便手持食用,來台19年的緬甸華僑孫芸湘說,緬甸粽包豌豆、花生、草果與三層肉,緬甸粽外型細長,就像魚一樣。
桃園市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鄭貴華、移民署桃園服務站主任林萬益等人也來捧場,一探新住民的精湛手藝,鄭貴華說,坐落前站的新住民文化會館將於7月26日啟用成立,提供輔導就業、法律諮詢、文創等多元功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