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少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8-05-22 01:10

元大A股國際通ETF 下月開募

元大A股國際通ETF 下月開募
分享
分享
留言
列印
A-A+
2018-05-22 00:30經濟日報 趙于萱
5月15日MSCI公布最新季度調整結果,確認6月首波A股將有234檔個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占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0%升至0.39%。滙豐銀行統計,過去新興市場國家獲納入MSCI指數,以台灣來說,1996年9月納入,當季股市上漲5.7%,納入後12個月上漲51%,外資因應A股入摩,近二月大舉加碼,透過滬深港通交易金額在4月創高,5月交易金額也較去年同期增加九成,顯示國際資金高度看好A股。
觀察首波A股名單,來自MSCI全球統一的指數編製方法,並因應A股環境訂定篩選條件(包含大盤股為主、過去12個月期間累積停牌不超過50天、及滬深港通標的等),其中以金融股、消費股居多,也網羅新經濟、新思維概念股,舉凡知名中藥品牌雲南白藥、上海最大廣播電視台東方明珠,高度掌握陸新經濟發展等二線藍籌股動能。
MSCI指數受全球九成法人奉為圭臬,在全球能享有指標地位,其背後原因是編製指數具嚴謹經驗,充分反映市場與產業代表性。該指數對整體中國A股的市值涵蓋率70%,未來完全納入將達85%。
MSCI並特別為A股入摩,編制機動調整成分股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想參與行情投資人,只要追蹤此檔代表性、及時性的指數,就能一次掌握A股入摩題材。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在台灣由深入中國的投資團隊元大投信取得授權,將於6月7日至12日募集「元大中國A股國際通」ETF(簡稱:元大MSCI A股;代碼00739),比較市面上已有的陸股ETF成分股,多數難達百分之百覆蓋MSCI入摩題材。
根據MSCI規劃,新興市場指數完整納入A股,權重將達16.6%。相較台灣第一次開放幅度50%,中國A股首次額度僅2.5%,入摩速度有賴滬深港通限制,未來是否於額度、標的進一步開放,進而擴大外資進出規模與可投資標的,加快A股入摩進程。
台灣從2009年起,元大投信首次推出跨境連結式ETF-元大寶滬深,開啟國人前進陸股濫觴,隨後有陸股槓桿及反向ETF發行,目前陸股ETF總規模有583億元。其中,元大滬深正2 ETF是規模最大陸股ETF。
隨著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滬深港通等法規開放,加上A股入摩,深耕陸股多年的元大投信爭取到「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將提供台灣投資人具代表性、及時性與完整性的陸股投資方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