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5-02 06:21
亞太平衡基金 可攻可守
兩韓高峰會圓滿落幕,帶動亞洲各股市同步回温,根據EPFR最新基金資金流向顯示,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過去一周持續淨流入,累計今年以來已流入165.79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亞太地區企業在第1季獲利表現中繳出亮麗成績,已公布獲利的企業財報中,有四成企業表現優於預期,整體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本波修正使亞股評價面更具吸引力,提供投資人良好進場機會。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美銀美林最新的全球經理人調查雖然下調全球股市的看好度,但對新興市場的看好度卻創七個月新高,產業配置則以銀行、科技、消費耐久財及能源最看好,清一色是景氣循環產業,更是新興亞洲的重點產業。
預估亞太區循環性消費企業今年獲利成長可達22.2%,一來顯示亞太地區消費實力增長,二來這些內需型產業較不易受貿易戰干擾,也是大中華、東協與印度的重點建議布局產業。
楊子江表示,目前中國股市估值偏低,在A股入摩後將加快中國股市與國際市場接軌,可適度配置;泰國在東協國家具價值和成長,建議加碼投資;至於印度政府加大刺激經濟方案,有利經濟長線發展。在美國升息循環維持的前提下, 今年亞洲獲利成長預估並未有過度樂觀的情緒,對於盤勢的走勢將有穩定作用。
理財專家表示,考量科技產業在個資外洩及美國電動車廠破產疑慮引發相關類股賣壓,亞股震盪幅度略有加重,建議適度加入債券部位抗震。目前亞洲高收益債與亞洲投資級債的殖利率6.8%及4.1%,分別優於美國高收益債的6.3%與美國投資級債3.8%,建議投資人可以股、債兼具的平衡型基金為加碼首選。
以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為例,靈活的股、債配置於市場過熱時拉高債券與現金比重,高出低進,因此能在震盪行情中表現較同類型基金抗跌,但在市場趨勢向上時,又能迅速拉高股市比重,掌握資本利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