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5-01 06:05

甩5月魔咒 錢進多重資產基金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期全球市場在多空消息反覆衝擊下而震盪加劇,加上時序即將邁入5月,更觸動投資人敏感投資神經,投信法人整理過去十年MSCI世界指數各月漲跌狀況發現,5月下跌機率40%、跌幅0.82%或是波動幅度均非最高,最近四年甚至逆勢收紅,顯示5月股市魔咒言過其實。
法人指出,著眼全球經濟基本面轉佳,建議投資人此時透過多重資產基金控制風險並追求成長。
台股有「五窮六絕」說法,華爾街也有「5月出場,然後走人」(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諺語,摩根投信檢視過去十年(1998∼2017年)MSCI世界指數各月表現發現,5月上漲機率高達60%,平均跌幅僅0.82%,波動幅度並未較其他月高,顯示5月不如投資人想像中弱勢,投資人應擺脫5月變現刻板印象。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分析,投資應著眼於長線結果,目前全球總體經濟環境健康儘管市場雜音紛沓,但全球股市正從估值修復行情走向更為穩健的基本面行情,因此,只要市場出現回檔修正,甚至不合理的超跌情形,正是投資人可以的逢低承接的大好時機。
陳若梅表示,多重資產策略因廣納全球收益型資產,利用資產間相關性差異,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波動風險,除了於市場回檔之際能確實發揮抗跌之效,當市場轉趨多頭趨勢時,還能跟隨趨勢,靈活調整資產配置,跟漲抗跌特色鮮明,相當適合最為投資人現階段的核心資產配置。
M&G固定收益投資總監Nicolo Carpaneda表示,基於央行縮表,不受利率正常化影響的資產就是優先配置的對象。在這些資產中,首先是對利率敏感度較低、但殖利率又較高的短期南歐政府公債;其次是可受惠於利率緩升的金融債與金融股,最後則是減碼高收益債的配置部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亞洲總體經濟與企業獲利基本面穩健、評價水準偏低,評估大陸政策監管風險可能較預期低,朝鮮半島地緣政治風險降溫也有利投資信心,亞洲主要風險為外生風險,包含美國貿易政策、利率政策,公債殖利率、美股走勢等,進入5月美中雙方貿易談判若有較正面進展,將有助推升亞股走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