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5-20 11:02
土地、抗爭難解 再生能源達標挑戰大
記者王玉樹/台北報導
民進黨政府規畫綠能發電占總量須達2成目標,並搭配《電業法》修正,終止台電壟斷,藉由電業供應彈性,解決電力短缺問題。但學者與能源官員認為卡在土地、抗爭,再生能源目標根本難以達成。環保團體更指電業自由化須有配套,「否則會是大災難」。
截至去年為止,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1%,2025年達到2成目標,等於10年內要多出16%。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直指:「時間太短了!」以新政府要推動太陽能裝置2025年要2,000萬瓩,梁強調,將會需要3萬多公頃土地,但農委會盤點,可供應土地不到3,000公頃,且有「與農搶地」問題。至於風力發電,陸上風機已蓋314幾座,但居民都在抗爭。
離岸風機10年後要達到300萬瓩,大約需600座風機,目前僅有3座在試建,「做到的可能性很低。」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如萍不認為2成達不到,「要看社會共識、政府決心。」說離岸風力因漁民反對不能做,都是傳統能源邏輯。為何不思考透過漁業觀光,帶來利益,「有沒有跟在地好好討論這種願景。」「不是做不到,但確實考驗新政府的治理能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認為,例如有無開徵能源稅決心,這攸關推動綠能與節電措施成效。至於新政府將《電業法》修法視為希望,讓民間業者參與發電、售電(台電只握輸配電權),藉電業自由化,提升能源效率與彈性。
對此洪申翰持審慎態度說,自由買電在帳面上,還是以燃煤與核能價格最低,可想見社會大眾不太會買綠能,「如果沒有配套,屆時會是大災難。」經濟部能源局主祕李君禮指出,再生能源要達2成目標確實有很大挑戰。綜觀主客觀因素,不說先天上土地不足問題十分嚴重,其他可先著手處理的事務,須中央跨部會協商,甚至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如何讓非核家園政策不再淪於空談,考驗新政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