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12-27 16:05

智動住宅 醫療照護不打烊

2015-12-27 經濟日報 李國安、科技計畫與資料庫團隊
想像一下,在智慧住宅中,早上的起床鬧鈴與窗廉同時啟動,輔助起身的電動床連結啟動咖啡機,服務機器人結束夜間保全任務,開始進行日間服務工作。未來智慧住宅的各種行為感知居家照護系統與智慧輔助家具,將受益於智慧工廠中感測器的延伸發展,住宅內的智慧能力,也將不亞於工廠中的智動化程度。
高齡智慧住宅現在已有多家廠商實際投入,例如我國的新創團隊SCTek(宏雲電)日前推出Clinks系列產品,運用微軟Azure雲端運算與預測能力,學習使用者的生活習慣與使用模式,讓安裝Clinks產品的住家可輕易升級到智慧住宅。此外,江蘇中大地產集團斥資38億元建設的老年人住宅區「九如城」,將建設配套有醫院和康復設施的住宅區,預計2018年完工。
輕薄的機械衣,將輔助高齡者進行各種需要物理協助的日常活動,多功能智慧鞋、智慧輔助家具與智慧定位手杖可避免高齡者跌倒與走失。一日三餐需求可透過APP點選餐飲配送服務,或運用醫食成分語音提醒系統及智慧調理機自行烹飪食物,飲食的抉擇非常簡單。國內現已投入適用於高齡者的餐飲服務系統、使用介面設計、字元辨識之語音提醒系統等。
目前智慧感測衣的發展,以日本東洋紡公司開發出厚度0.3m的功能性材料「COCOMI」較具突破性,該材料可用來獲取穿著者身體特徵資訊的感測器,除可實現自然的穿著感與舒適度,也能達到高精度的監測。
機械衣方面以筑波大學創投公司Cyberdyne開發的「HAL」最亮眼。HAL是透過肌肉電位來控制力量,降低人體關節的負荷,並給予使用者動作上支援,應用範圍包含照護市場搬運等領域。
日本新創公司RT Works推出室外行動機器人RT.1,具備行動監看、下坡自動煞車與協助行走的功能,已導入市場。法國廠商Aldebaran Robotics發明的機器人,由比利時公司Zora Robotics進行軟體整合,被稱為Zora系列的機器人,目前已執行老人照顧、復健指導與娛樂效果等擬人化功能,但仍無法取代專業照護工作。
在健康照護方面,除研發防止跌倒的相關行動輔具與穿戴式監測裝置,遠距照護醫療系統也是研發趨勢。未來可透過植入體內的醫療奈米晶片與智慧感測衣,蒐集高齡者各種生理資訊,傳送至醫療電子系統,供醫師進行遠距醫療服務。國內科技計畫現已投入系統化的醫療電子資訊系統、遠距照護具等產品與技術研發。(作者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