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惇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3 18:31
原料藥大廠台灣神隆(1789)去年是辛苦的一年
原料藥大廠台灣神隆(1789)去年是辛苦的一年,總經理陳勇發今(3)日表示,今年會一樣辛苦,雖然缺料等問題稍微緩解,但衝擊最大的代工客戶所空出來的產能,短期無法立刻補上。常熟廠預估FDA今年底、明年初將查廠,批准後,貢獻度會漸漸增加,也預期,新產品等佈局會在2016-2017漸漸發酵。
陳勇發表示,這幾年新舊產品青黃不接,新出來的產品比較小,舊產品則面對較大競爭,去年是辛苦的一年,預料今年還是會比較辛苦,有壓力。不過,這段時間,公司已進行很多的中長期佈局,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更朝轉型之路前進,積極實踐垂直整合的雙A策略(API+ANDA,即原料藥加製劑)。
利用策略聯盟的模式切入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產品,陸續與健亞生技、康聯藥業、桑迪亞醫藥、李氏大藥廠、太景生技、美國賽進、南京健友等公司締結多項合作協議,極力在大中華及美國市場耕耘布局高端學名藥及新藥的市場業務,未來會開啟更多的合作開發的模式,除注射製劑會自行開發,口服製劑、原料藥等都會持續尋求機會合作。
產品開發也從過去鎖定單一產品,抓住時?﹞薑J,轉變為一開始就佈局突破性技術,陳勇發透露,神隆在2年多前就佈局新一代的糖尿病的原料藥,也就是SGLT2機制,當時全球還沒有任何產品被批准,現在已有百靈佳等三大藥廠取得藥證,未來就可以開始衝刺這部分的業務,雖然專利多在2025年後才到期,但若有其他藥廠提出P4挑戰,業績貢獻時間或許會提前。
而今年營運預料還在調整期,陳勇發表示,營運的最大衝擊是代工客戶,但產能空出來,新產品沒那麼快補上,一項新產品從開發、註冊到客戶要一段時間,不可能那麼快轉換。至於紅豆杉問題將緩解,陳勇發預估,此影響可能會延續到2016年,但影響性會慢慢降低,預估2017年就價格平穩。
目前主要營收仍來自原料藥,2016年起營運會漸漸變好,而佈局的新產品可望在2016-2017漸漸發酵,而常熟廠累計共已取得9項藥品生產許可證,可望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查廠,之後即可進入商業量產,批准後,貢獻度會漸漸增加。
目前台灣神隆已有12項原料藥產品送交中國藥事主管機關申請藥證,其中10項是由台灣進口、2項是在當地生產;由常熟廠進行的新藥代工業務則有7項,均位於臨床二、三期階段,預計營運將逐步增溫。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及醫改政策的推動,市場持續快速成長,神隆將持續結合台南總廠與常熟廠的資源,拓展市場版圖。
而針劑廠的興建進度方面,預計今年第一條水針的生產線開始試運行,初期除了積極爭取臨床新藥的代工生產,也會同時生產神隆內部自行開發的學名藥註冊批次。預計2017年第一季可送出第一個學名藥的藥證申請文件,2018年獲得美國FDA產品銷售許可,開始產品的商業化生產製造,提升神隆於癌症原料藥產業鏈之附加價值、滿足廣大客戶一次購足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