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碎了 發達集團監事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4-08-26 03:30
台灣人還只要「甜美」小確幸嗎?看看對岸,難怪你22K!
台灣主播路怡珍受科技媒體《TechCrunch》邀請,前往中國北京主持創新峰會,會後,她在個人的 Facebook 分享這段見聞。在路怡珍的文章裡,台灣台北和中國北京這兩個物理距離不遠的城市,人民在心理上的差距早已因為兩地人不同的「性格」與「追求」而愈拉愈長--文章中的中國人不是你平常在電視新聞裡看到的隨地便溺、張嘴罵人的樣貌,他們在台上積極、毫無畏懼,世界的聚光燈也因此轉而照向中國。
台灣人還是含蓄、謙讓,不敢表現。
分享本文,並非要台灣人忘卻自己好客、熱情、追求本土風格的個性。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優勢,但我們漸漸忘了展現,而把自己鎖在尋求小確幸的迷宮裡。
如果台灣真的這麼好,我們該怎麼琢磨這些被我們藏起來的好,把他們送上場,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的對手不是中國而已,我們要證明的賽場是全世界。
下午時分,飛機在北京首都機場跑道上滑行。我一手把紅筆圈得亂七八糟的資料塞進包包,一手找台胞證,1% 興奮,99% 慌亂。我旁邊坐的是伊能靜,她在用微信跟經紀人溝通要不要接活動,好像也找不到東西。我確定我們兩個不是小小機艙裡唯二的台灣人,她在北京有工作,我則是飛進來主持《TechCrunch》的北京站峰會,我看到有更多努力的台商在闔上電腦,拿手機跟當地的夥伴聯繫。
我希望我接下來可以寫出司機直接載我去 Conrad 樓頂酒吧這種香豔的細節,但我不能,我不敢,我怕我沒有準備好。《TechCrunch》北京站的嘉賓名單,不論我看了多少次都覺得胸口有一點悶悶的,Google Greater China VP,Qualcomm 的 SVP,500Starup founder Dave McClure,Leap Motion CEO Michael Buckwald,搜狗 CEO 王小川,真格基金 / 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創業的國度》作者 Singer…… 兩整天排的滿滿滿:他們的文化脈絡不同,語言不同,到 TC Beijing 的期待也不一樣,要把他們緊密的貫穿起來真的不容易,所以一下飛機,我就直去主辦單位辦公室和他們開會,想抓緊時間準備。
第一個讓我驚訝的細節,是主辦團隊非常年輕:10 多人,20 歲,辦 5000 人的活動,接待世界各地飛來的科技嘉賓。架網站、拉贊助、設計動畫、公關合作,從零開始,他們挽起袖子就動起來。他們熱愛科技、也愛科技代表的意義,因此一個月來不眠不休。
台灣認識中國年輕人的這一面嗎?
我每天看到的新聞,最多的是上海地鐵裡有女生拿鞋子丟人,北京大街上有元配甩小三巴掌,但這種資訊對兩岸競爭究竟有什麼意義?而如果我們的眼睛停留在這裡,要怎麼知道雙方差距有多少?我在主辦單位辦公室開會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心跳很快,那是心虛的心跳,我知道我 20 歲沒有他們這麼優秀、這麼獨立、這麼能動。
幾張桌子拼在一起,一間 co-working space,電腦一開就專注工作。我 20 歲根本還不知道《TechCrunch》是什麼。活動舉辦已經在水準之上,CNN Beijing Bureau Chief Jaime Florcruz 也看到他們的才能,我看到 Jamie 在會議結束後親自跟團隊交換名片。
第二個讓我驚訝的是 TC 在現場的創業競賽,我看到了無人機 Drones 的改良,看到視覺搜索特惠價格、手指隔空操作螢幕、智能項鍊紀錄你頸椎的健康程度、或 10 秒鐘完成居家裝潢的設計圖的 App…..。60 多隊的參賽隊伍,有的做 tool、有的做 service,想像力和技術遍地開花。當中有許多許多是來自於台灣的創業隊伍,能夠在異鄉看到台灣發亮,實在讓人非常振奮。
我發現這些團隊創始人非常積極自信,英文再不好,拉著 TechCrunch 的 COO 就直接換名片,抓著 Sequoia、戈壁、Crunchfund 的人,走在會場走廊都在 pitch--要知道,這是世界頂級的 seed fund 和 VC,名稱講出來都讓我倒抽一口氣,但這些中國年輕人完全「不害怕」,就算他們英文不像美國人、技術還需要時間成熟,但是他們挺直胸膛要讓大家看見。
這是個尖銳的警訊,因為英文可以變好,技術可以精良,練習就可以,但是這種「稱霸」的野心,卻不是靠練習就能得來的。國際舞台上,一次又一次,台灣人總是相對扭捏、害羞、謙讓,於是乎世界的聚光燈,2014 年的今天,全部打在中國年輕人的臉上。
第三個讓我驚訝的地方,是他們年輕人的底氣。與會有一個嘉賓是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這個新聞聚合的產品能做到估值 5 億美金,整個業界下巴掉在地上都還沒撿起來,但是訪問他的一個年輕男生,在舞台上多次逼問張一鳴演算法、來源、著作權保護的問題,我在台下看著也在扶著自己的下巴。
重覆詰問可能不是最好的訪談方式,但是台灣「甜美」的這個特質,還能管用多久?而在訪談專業上,誰能這麼有氣場的問出尖銳的質問呢?更何況考量兩人年紀、資產、頭銜的巨大差異。中國的邏輯是:
我決不自我設限,舞台上我們都是王,就算只有 10 分鐘,下台之後,你是你 5 億美元企業的 CEO,我回去念我的大學。這個心態,我在每一場訪談都可以看見,而我很佩服。
科技的重鎮在矽谷,但是我想起來他們常常說,矽谷不是一個地理名稱,是一種心智狀態。
我在北京看得到他們年輕人獨特的心智:狼性、霸氣,在詭譎的條件中,展現靈活的生存能力。台灣精緻而小眾,從電影到書店到咖啡店到科技領域,處處都是(也只有)小清新,但小清新不是一個能在商場上拚搏的心智狀態,不是拿得上談判桌的堅硬實力。
我這一代的人,中學國文都讀過「我們到柏克萊到底有多遠?」幾十年來,我們一直重覆的問同一個問題;以前比較的對象是美國,現在比較的對象是中國大陸,我們問的一直都不是物理的距離,我們問的是心理上的差距,我這一次主持完兩天最大的感覺就是,差距巨大而顯著,我們快要來不及了。
所以,請你站起來,快一點地站起來,走出去,去坐下跟他們一起開會,去比較去問問題,去說話去吵架,去一起趕一篇 PowerPoint,去一起合作跟國外競爭,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紮實地把自己的、屬於台灣的優勢想清楚,用力地、持續地發揮出來。
不要只看自己的肚臍,不要每天窩在小清新的咖啡廳看韓劇聊八卦,這樣就算幾年之後,出了速度再快 10 倍的飛機,我們都到不了北京。
(前篇文章《台北到北京的距離有多遠呢?從 TechCrunch Beijing 看起》至此結束,以下為 後篇文章《寫在「台北到北京…」之後》。)
我安靜了兩個夜晚,一整個白天,還是決定應該要回應。
一方面我非常開心看到台灣科技圈的熱情,激勵我很多。 另一方面,我明白有些人看完文章後,那種憤怒交加的感受,認為當我寫著北京的好,卻忘了台灣的好,我怎麼可以!但我想說,這不是一個零和加總:一邊的優勢,不代表另一邊劣勢。
中國科技業發展快速,其中關鍵因素,就是有台灣經驗的灌注,從聯發科、富士康、鴻海、台積電到趨勢,沒有前輩的知識和實力,中國科技圈不可能起飛的這麼快。我更沒有忘記,Nvidia, Vizio 這些台灣公司對於美國的影響。在這個沒有國界的時代,每一個人,每一天,睜開眼睛碰到的每一個科技裝置,裡頭都有台灣的心思和才能。這些,國際上每一個科技領域的 Player,都清楚明白。
而對台灣的創業文化,我更有話要說。
多年以前,我生活當中最親密的夥伴,他就在台灣創業。他寫程式、找資金、推銷產品中間的每一步,我都在旁邊睜大眼睛看著。每一次他碰到他學長、我學長,和創業圈的隊伍中間激盪出的談話火花、看到的人才,那種熱度和能量,他跟我都熟悉:熟悉還說得輕微,我們都很珍惜而且驕傲,而我熱愛他在的產業。多年之後,我們兩個人生活不在同一個狀態,但透過他,我認識了台灣創業圈蓬勃的生命力,累積了的科技圈的知識,對此我永遠感謝。
但是,這一篇文章,不是寫給已經在創業圈拚搏的人看,也不是寫給每一天念茲在茲,希望產品、團隊、市場更好的人看。你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浪費時間看我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寫給還在猶豫應不應該站起來,做一些什麼的年輕人看。他可能還在唸書,可能剛剛要踏出職場,可能在考慮一個合作的機會,但是他可能還在害怕:我的文章是要說,不要浪費時間怕了,快,想辦法把自己準備好,我們可以的!這才是寫文章的目的!
作為一個在台灣出生、受教育而成長的台灣人,我能理解大家看待「北京 – 台北」這種雙邊競爭的緊張。相信我,那種矛盾的感受,當我站在北京會場,拿著麥克風說話的時候,顯得更加激烈。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是北京,我是台灣人,我絕不能丟臉。」但我更想說,這種尖銳的感受,不該轉變成謾罵式的評論;它應該要變成別的,應該要轉成台灣最最擅長的:創新、發展和實踐應用,而且該從年輕人開始!
這樣,不久的將來,網路上才不會再有那麼多「月經文」的擔憂,而一個主播出來寫他對年輕人的想法,也不用再被罵陪睡。這才是雙贏、大家都贏,台灣也能前進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