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da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2-28 19:45

余豐慧:伯南克的雙重標準透露醜惡面目

2013年02月28日13:53 來源:和訊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26日說,美國當前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長期失業問題嚴峻。他暗示,美聯儲應當延續超寬松貨幣政策。同時,他對日本采取的大幅度貶值貨幣刺激經濟做法表示理解(2月27日 新華網)。
受伯南克講話影響,美歐市場黃金期貨價格走高,股市上漲,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歡聲雀躍。幾大因素促使伯南克拿定延續超寬松貨幣政策的“主意”。美國就業形勢依舊嚴峻是原因之一。當前7.9%的失業率仍大幅高於歷史平均值。而美聯儲給超寬松貨幣政策設定的退出前提就是就業顯著好轉,就業率不高於6.5%。
眼前美國經濟又出現了反復。2012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不夠理想。折合成年率下降0.1%。這被認為是美國經濟在三年半以來首次萎縮,也是自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復蘇開始以來美國經濟的最差表現。同時,美國經濟又遭遇聯邦政府自動減支措施影響,將會受到0.6個百分點的負向拉動。這時候,退出量化寬松或者壓縮購買資產規模都不是明智選擇。
眼前因素是美聯儲20日公布的1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策層內部對資產負債表的大幅擴張感到擔憂,多位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委員認為應準備好調整資產購買規模,停止購買或者減少規模。此消息一出,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度動蕩,美歐股市、亞太股市持續走低。伯南克這次在作證時暗示超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延續,一定程度上是在“糾偏”。
最令人關註的還有兩個方面:伯南克並不認為超寬松貨幣政策制造了股市泡沫,而且認為目前股市沒有泡沫。同時認為,美聯儲、歐洲國家推出的寬松貨幣政策主要是針對國內經濟情況做出的決策,不應被視作是“匯率戰爭”的一部分,“這也與設置貿易障礙為本國企業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做法有著天壤之別。”他的建議令人吃驚:“如果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一起采取寬松貨幣政策措施,那麽各國之間就將因為經濟的好轉和需求的增加,而達到共贏的結果。”不但不會掀起貨幣戰,而且還能“共贏”,這個觀點令人費解。到底會不會“共贏”呢?
主要應該看各國貨幣在世界的地位,美元充當世界貨幣的角色,即:實際上是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美元發行量大部分在國外,各個國家都拿有美元以及美元資產。美國放水貨幣,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衝擊的是世界各個國家,特別是儲備大國。美元持續貶值符合美國的長短期利益,從長期看,看以賴掉不少美元資產債務;從短期看,可以刺激出口,促進經濟增長。歐元、日元是世界第二、第三儲備貨幣。因此,全球貨幣競爭性貶值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其次是歐元區國家,再次是日本。受損最大的是新興市場體國家的儲備大國。因此,並不是“共贏”,而是美歐日單極“贏”。
伯南克忘了今天經濟金融全球一體化的程度。經濟金融全球化和一體化創造了驚人的貿易收益,其表現是不斷走低的價格、加快的革新和更高的經濟增長率。當然,這些業績也會伴隨著許多痛苦的負面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國外低成本的生產商對國內生產商的取代,會帶來失業和損失利潤。第二個問題是伴隨金融一體化而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例如:美國的投資人為尋求高回報率而將其資本投到泰國。但正是這類投資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大規模地撤出資金,隨之而來的便是有關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出現劇烈的波動,從而引發金融危機。資本富裕和強勢的美國,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釀造區域性和全球性金融危機最終都由其他國家和地區承擔。如果說“設置貿易障礙”是明目張膽的做法的話,那麽,美國持續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是“暗刀子殺人”的做法。
另一個需要關註的是伯南克竟然對日本大肆貶值日元政策表示理解和認可。反過來卻對中國的人民幣匯率百般挑刺和刁難,一直要挾人民幣升值。這種雙重標準和態度暴露了美國只顧及本國和盟國利益,不惜損害新興市場體國家利益的醜惡面目。
對於中國來說,既然伯南克說了“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一起采取寬松貨幣政策措施,達到共贏的結果”,也應該管住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不惜學習日本,幹預人民幣匯率使其由“對外升值、對內貶值”轉變為“對內升值、對外貶值”。這不但對刺激出口,促進經濟有好處,而且,對國內物價穩定、消除通脹隱患也有益處。
作者簡介:余豐慧,男,和訊專欄作者,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知名網評人,著名專欄作家,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中央電視臺新聞一加一、央廣財經、央視網等網站特約評論員,中國產業經濟調研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顧問,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院,每經智庫專家,BWCHINESE中文網專欄作家。連續多年榮獲中國《十大網評人》榮譽稱號。在中國財經評論界享有盛譽,在中國網絡媒體具有極高知名度、號召力和影響力。點擊進入余豐慧專欄。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