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兒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29 08:18

《各報要聞》早收清單上路,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先行

【時報-各報要聞】ECFA早收清單即將於元旦啟動,經濟部長施顏祥說,時間的急迫性更凸顯出兩岸需要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因此該協議的諮商,會比貨品貿易協議與服務貿易協議更早,但是何時開始,還要向陸方協調。
ECFA後續四大協議包括投保協議、貨品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協議。施顏祥說,投保協議可望在七次江陳會談有具體成果,但貨品貿易協議與服務貿易協議,由於涉及範圍廣又複雜,短期不會進行協商。
然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就不同了,他說,早收清單即將要上路,可能會有爭端產生,爭端解決機制協議的迫切性就顯現,若以先易後難的概念來推論,爭端解決機制協議也會比貨品貿易協議與服務貿易協議談判進度快。
對於財政部公布早收清單的特殊原產地規則,要求工具機的數控系統在2014年起必須是兩岸產製,否則無法適用優惠關稅。施顏祥說,當初談判時,工具機是到最後一刻才達成協議,主因對方把工具機列為策略性發展產業,而為了讓兩岸互蒙其利,因此雙方認同工具機的數控系統必須要在台灣或大陸製造,國內廠商大概只要花3~5年間調適期。
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我方納入早收的工具機總計有9項,有2項沒有數控系統,因此有7項工具機需要適用此原產地證明,例如CNC車床,由於是屬於高階工具機,有5年調適期,其餘的鋸床、沖床與磨床等,屬於較低階,則是給予3年調適期,國內業者將會積極與法人單位研發,藉此自主開發。
經濟部為協助民眾解決可能面臨的問題,經濟部將於今(29)日在國貿局成立「ECFA服務中心」,整合各相關部會,統一受理民眾詢問事項。該中心並設立官網,提供民眾線上查詢ECFA相關訊息。(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于國欽/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