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威瑟、楊淨淳、陳昱光/台北報導
2025年9月18日 週四 上午4:10

瑞銀論壇落幕,AI支撐台股多頭不熄火。圖/楊淨淳
瑞銀證券台灣企業論壇(UBS Taiwan Summit 2025)17日順利於台北圓滿落幕,恰逢台股進入創高後震盪,機構法人將如何布局、AI產業續航力,乃至關稅與聯準會利率政策等,均成重要課題。瑞銀證券台北分行經理兼瑞銀台灣證券部門主管宋鼎文直指,外資對台股的關注程度之高,前所未見。
瑞銀在論壇最終日,舉行媒體記者會,邀請瑞銀台灣研究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台灣半導體分析師林莉鈞、台股策略暨非科技產業分析師陳玟瑾,分別從科技趨勢、非科技領域商機、總體經濟等角度切入,剖析台股後市。
瑞銀作為在台外資市占最高券商,台灣企業論壇原本對客戶就有強大號召力,此次恰好接續在半導體展後舉辦,宋鼎文指出,去年參加論壇的機構法人客戶約300組,今年一口氣增加到將近400組,其中一半都是從海外飛來台灣參加,凸顯外資對台股高關注度。
艾藍迪指出,無論是從與投資人交流,或是AI相關企業對未來展望,均相當正面,本次的週期相比起過去幾個科技業大週期(如:1999年、2006~2007年、疫情期間),類似之處在於台股評價確實水漲船高、甚至引起偏貴的疑慮。
不過,還是有眾多投資人前來參加論壇,要尋求更多新的投資機會,換言之,為來幾年AI的成長性、獲利均值得期待。
舉例來說,過去一、二個月以來,幾家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大幅提升資本支出,產業趨勢已經愈來愈清楚。
針對半導體產業週期,林莉鈞提出,整體半導體產業營收今年可成長16%、總額來到7000億美元,明年不但未見放緩,甚至會再加速,年增率將提升至20%、營收總和達8400億美元。若排除記憶體部分,整體半導體產業營收今、明年成長性將為14%與17%,確定處在上升循環。
陳玟瑾進一步提出,AI的發展將不只展現在資料中心上,未來會有愈來愈多應用端是在工業自動化區塊上,像是連接線、連接器已經看到相關成長動能,其他像是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蓬勃發展,顯示AI將會逐步導入工業領域,甚至在消費性領域也還有更多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