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1 06:34

中國產能過剩像疾病 連商場也氾濫

2025/09/01 05:30  
自二○一三年以來,中國的購物中心數量已倍增至六七○○家,如今中國許多零售業者都感受到過度建設的後果。(彭博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在中國,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大量生產,最後經常導致產能過剩,就連購物中心也是如此。《紐約時報》報導,相較於美國購物中心在二○一三年達到高峰後,已有六分之一關閉,自二○一三年以來,中國的購物中心數量已倍增至六七○○家,如今中國許多零售業者都感受到過度建設的後果。
美國科技巨擘蘋果本月稍早關閉位於遼寧省大連銀泰城的門市,該門市在二○一五年開業,是蘋果在中國的首家門市,銀泰城自二○二二年後就陷入財務危機,並一直處於訴訟中。
在電子商務的激烈競爭下,世界各地的購物中心都面臨業績低迷的情況。在中國,競爭尤其激烈,因送貨到府服務便宜且方便,據估計,中國有一千萬人從事送貨工作。
銷售稅可觀 官員要求蓋購物中心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的真正問題,正如中國房地產業一樣,在於多年來以瘋狂速度舉債建設。儘管中國零售銷售自COVID-19疫情期間開始放緩,且持續至今,但開發商仍在繼續興建購物中心;原因之一是中國的稅收制度,中國地方政府對其轄區的建案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並從購物中心獲得可觀的銷售稅,而公寓大樓幾乎不用繳納房地產稅。因此,地方官員經常要求大型房地產建案必須包含購物中心。
光是去年,中國各地就新開了四三○家購物中心。而根據商用不動產數據公司CoStar的數據,人口為中國四分之一的美國,目前只有一一○七家購物中心。
創建蘋果零售事業、曾長期擔任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高級助理的強森(Ron Johnson)表示,在他二○一一年離開蘋果前,就感覺到中國正在興建超出需求的購物中心,「中國各地的開發商都在興建大型購物中心,但並非所有開發商都能成功」。
消費力下降 去年2/3百貨業績下滑
在北京當局遏制長達數十年的房地產泡沫後,全國各地房價暴跌,抹去中國中產階級的大部分儲蓄,使他們不得不勒緊荷包消費。受到衝擊的不僅是購物中心,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四月發布調查報告,去年三分之二百貨公司業績和利潤也下滑。報告指出,核心問題是客流量和消費能力的下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