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6 01:44

AI熱潮致科技股內「格差」擴大 分析師認為局勢難以回天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2025-08-15 11:14 ET



設計軟體公司Figma一直等到估值夠高才願意掛牌上市。 美聯社
人工智慧(AI)競賽所需的龐大支出,已導致大型和小型科技股的股價表現進一步拉開差距。雖然超高市值科技股稱霸市場並非新鮮事,但它們壓制小公司的程度,已讓分析師認為局勢難以回天。

根據彭博彙整過去30年的美股數據,小型科技股今年表現落後大型科技股的程度,已拉開到歷年來最大。在微軟和輝達今年分別暴漲24%和36%帶動下,大型科技股指數大漲16%,小型科技股指數則下跌1%。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指數投資組合主管陳戴娜(音譯)表示:「表現超群肯定是需要某些資源,這也是為何大型股能表現那麼好,它們做的所有投資、擁有的所有影響力,都轉化為結果和表現。小型和中型股就是沒有那種能力或超額資本與之競爭。」

以AI投資為例。光是微軟一家公司就預計在2026年度投入860億美元資本支出,此規模是小型科技股指數整體市值約1800億美元的將近一半。

雖然近年有些小型AI公司吸引市場注意,但因為它們選擇維持不上市,所以小型股投資人接觸不到它們。例如日前掛牌的設計軟體公司Figma,就是等到擁有高估值才願意上市。

Jefferies中小型股策略師德桑提斯表示:「小型科技股表現不如預期的原因,單純只是我們沒有夠多AI(公司)在小型股,以及我們有的AI實在太小,小到它們很難競爭。」

除了AI支出差距外,也有一些公司從事的業務可能因為這項新科技而變得老舊過時,像是Wix.com和Chegg,這兩家公司今年來分別暴跌44%和22%。這一類的股票市值今年來已因類似擔憂而蒸發數十億美元。

據彭博彙整數據,在本季財報季,約有77%小型科技股營收獲利都優於市場預期,大型股在獲利方面則有逾91%,營收方面則有85%。

德桑提斯說:「市場會買單成長,而大型科技股展現出的成長就是比中小型股要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