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4 22:46

新加坡冀加強智慧製造、供應鏈韌性,維持半導體業競爭優勢

新加坡貿工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陳聖輝表示,需加強智慧製造與供應鏈韌性才能維持半導體業競爭優勢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7月11日報導,本年為「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協會」(SSIA)成立20週年,星國貿工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陳聖輝於SSIA舉辦的2025年「半導體商業交流會」(Semiconductor Business Connect)致詞時表示,全球貿易形勢持續變幻莫測,新加坡將加強在智慧製造、永續發展,以及供應鏈韌性等領域的合作,以進一步鞏固星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戰略地位。

二、新加坡政府成立一系列機構協助企業開發新技術,包括「氮化鎵(Gallium Nitride)半導體技術轉化創新中心」,以及「人工智慧(AI)卓越中心」等。此外,在星國設廠的美光(Micron)及英飛凌(Infineon)被「世界經濟論壇」納入「工業4.0燈塔工廠」(Industry 4.0 Lighthouse)。新加坡政府亦將推出「企業能力合作計畫」(Partnerships for Capability Transformation,簡稱PACT),用於分擔企業在供應商開發、國際化及共同創新方面產生的部分成本。

三、根據SSIA與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聯合發布的「2025年半導體產業發展藍圖」報告指出,新加坡具備先進的製造基礎設施,有望在包括AI驅動製造、先進機器人技術、材料創新、矽光子技術,以及異質整合等13個前沿領域中掌握成長商機。此外,SSIA亦與「南洋理工學院」(NYP)及「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簽署一項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工程領域AI認證實踐者(CAIPEngg)能力架構」,確保半導體從業人員掌握關鍵的AI技能。

四、陳政務部長指出,半導體業是製造業的創新前沿。星國的半導體體系擁有廣泛的合作網絡,且具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基礎設施、技術人才,以及支持跨國公司與中小企業的強大供應鏈。為因應貿易戰可能帶來的供應鏈中斷,新加坡的跨國半導體公司刻正建構「星國中小企業供應商網絡」,星國的中小企業及在東南亞區域發展的跨國公司皆可利用該網絡實現國際化,以建立「全球本地化」(Glocal)。

五、陳政務部長表示,星國政府對AI、電氣化及6G技術等下一代無線通訊的長期趨勢持樂觀態度,預期這些技術將持續推動對半導體的需求。此外,新加坡的供應鏈多元化,覆蓋半導體產業鏈多個重要節點,星國將持續扮演安全可信的夥伴角色,以吸引企業能在新加坡落地。(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