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9 06:50

〈財經週報-因應對等關稅〉對美擴大採購投資 增談判籌碼

2025/05/19 05:30  
工商界建議,政府擴大對美採購。(彭博)
記者廖家寧、徐子苓/專題報導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提出相關方案,工商界強調關稅變局帶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對政府紓困方案在傾聽產業意見後進行系統性盤點與滾動調整予以肯定,除建議政府強化對美國溝通、擴大對美採購,力爭降低關稅外,也關切國內產業電價切勿大幅波動,才能穩住產業競爭力,撥補改善台電財務急需朝野協商達成共識。
為降低美國關稅衝擊、協助產業紓困,行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預算4100億元,除880億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外,也撥補台電1000億元改善財務。
電價若調漲 恐拖累產業競爭力
行政院4月初公布因應關稅產業紓困方案初版後,工總隨後提出6大建議,包括簡化申請程序與門檻、依產業別辦理座談說明方案細節、成立「對美採購團」降低台美逆差、輔導升級轉型與佈局多元市場、人才培育以及勿抽銀根。
工商協進會也表示,美國關稅將對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體帶來巨大挑戰,因此建議政府強化對美溝通以爭取關稅降低、擴大對美採購能源及農產品、簽署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及投資保障協定。
考量產業紓困補助原本設定營收衰退15%門檻恐不利廠商申請,經濟部已取消門檻,亦同意流程簡化及速審速核原則。工商界表示,經濟部即時回應的各項政府對策均已編列經費,載明具體方向,同時提出將採取的行動與做法,對此予以肯定。
除關切關稅變數,產業界也關切電價影響競爭力,中小企業協會、工商協進會就呼籲,台電撥補遇阻恐牽動工業與民生用電成本壓力,產業對外面臨關稅變局,對內又有國內電價調漲壓力,在雙重夾擊下國內產業營運恐更是雪上加霜,恐拖累產業競爭力。
防中貨洗產地 學者:避免誤傷台商
行政院會4月通過支持方案880億元,後增加汰舊換新50億元。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肯定,政府提出的支持方案大多都有必要性,尤其融資方面的支持,廠商可能因關稅而遭退訂單,若能舉證受到波及,政府祭出補貼是合理的。
但他認為,汰舊換新現階段必要性較低,因為目前台灣還在等待談判結果,廠商所有投資計畫可能暫停,未來若被課關稅,廠商不一定會留在台灣,因此現階段台灣企業比較需要的是紓困,而汰舊換新應該用來鼓勵廠商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力。
吳大任指出,台灣各行各業都會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其中農產品、汽車兩大產業因為過往關稅較高,若談判過程有所讓步,會是更需要受助的產業,政府可以考慮祭出利息補貼、拉長還款時間,讓企業有更多時間可以調整經營模式。
對於政府祭出多項措施嚴防中貨洗產地,吳大任提醒,很多台商在中國都有投資布局,部分零件可能在中國生產、運回台灣組裝,政府應小心處理,以免誤判台商洗產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