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1-19 06:28
覺得寫小說很難?這3個套路能幫到你--2
覺得寫小說很難?這3個套路能幫到你--2
既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文學,那優秀作品都是靠什麼而創作出來的呢?或者說他們創作的源泉是什麼?
作者在書中列出了西方文學創作的三大基石:聖經、莎士比亞和神話。
《聖經》包含了大量西方文學作品中的各種原型,比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一位老漁夫在84天捕魚徒手而歸的境遇下,毅然決定隻身出海,歷盡千幸萬苦,終於捕到一條重達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卻又苦於身單力薄無法將大魚拖到船上。一路艱難遊走招致鯊魚群的不斷攻擊,最終的戰利品是一副駭人的魚骨架。
如果單單看很像一個冒險的故事,稍微深入一點可以看到自我突破、自我成長,再深入一點可以看到自我救贖的聖經精神。
比如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在海上捕魚一無所獲,接下來的三天征服馬林魚和鯊魚群共八十七天,八十七天是《聖經》中耶穌從受難到復活到永生的時間,老人八十七天的煎熬以精神勝利告終,暗示了救贖的神性。
數字3和7也是神聖的。耶穌經歷死亡到復活歷時三天,老人與馬林魚和鯊魚搏鬥了三天,期間三次向上帝求助,老人七次提到希望和馬洛林在一起。
馬林魚是老人第七次嘗試殺死的,先後有七條鯊魚奪食被殺。一系列數字層層揭示了《老人與海》和《聖經》之間的隱喻關係。
而莎士比亞的作品和神話也是如此,我們能在許多西方的文學作品中看到他們的影子。
比如電影《特洛伊》的改編就是根據古代希臘羅馬神話。相愛的男女,不顧家庭的反對,死也要在一起,這難道不是羅密歐和朱麗葉麼?
許多文學作品,看上去故事或許都是一樣的,但是背後的隱喻關係,如若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往往看不到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