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樂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3-12-16 13:20

巴金森需長期抗戰! 一次了解症狀、用藥趨勢、支持管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


 

巴金森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症狀包含顫抖、關節僵硬、動作緩慢及步態異常等,病友的生活品質常因這些動作障礙而受到顯著的影響。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多方面專業的支持與協助。從巴金森症的症狀、治療到支持管道,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疾病中心主任吳瑞美一一說明,希望幫助病友改善疾病問題。
手抖就是巴金森症? 靜止型顫抖才是4大症狀之一
民眾常誤以為手抖就是巴金森症,但其實巴金森症有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異常、顫抖這四大症狀。吳瑞美主任強調,巴金森症的顫抖屬於靜止型顫抖,最常出現在單側的手部,也就是在靜止狀態下,手指頭會不自主的顫抖。而一般老年人常見的手抖是在維持某些姿勢或是拿東西時,手才會抖得非常厲害,例如拿碗筷茶杯、握筆寫字等,這種顫抖的型態並不是巴金森症,而是一種稱為原發性或本態性的顫抖症,在看診時需要留意做鑑別診斷。
巴金森症需長期服藥 配合病程減少副作用、合併多項藥物是趨勢
巴金森症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造成的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因此在藥物使用上不僅要注意副作用,還要配合病人的狀況給予合適的藥物。吳瑞美主任指出,藥物要配合病人的年紀(年輕型或是老年型)、身體狀況及其他共病,例如是否有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來做個別的調整。有些藥物可能會與巴金森症的治療藥物交互作用,這也是用藥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吳瑞美主任也分享到,病人會需要調整藥物,通常是考慮到兩個層面,包括藥效及副作用。藥物治療的重點是增加多巴胺神經系統的活性,促進大腦運動控制迴路,早期的病人多數是可以改善70%以上的症狀。吳瑞美主任進一步說明,雖然用了藥物,但是多巴胺神經細胞仍然在持續退化,藥效便會逐漸減退。因此隨著病程進展,可能就會需要增加劑量或是使用多種藥物一起合併治療,這個是藥物治療必然的趨勢。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包含噁心ˋ胃酸逆流ˋ便祕、姿勢性低血壓、嗜睡等等。病人若有認知功能下降,則需注意幻覺ˋ妄想等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巴友應了解藥物使用 配合運動復健、延緩疾病惡化
因此,了解自己的用藥,對巴金森症病友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除了回診詢問醫師,也可利用台大製作的巴金森寶典APP查詢,了解藥物的治療效果、副作用,並觀察自己的症狀是否有獲得改善、有沒有副作用產生,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藥物治療方式。
此外,運動復健也能延緩疾病惡化。吳瑞美主任提到,巴金森寶典APP裡,還有物理治療師製作的復健影音,病友可以跟著影片一起進行復健運動。
另外,在巴金森中心,每個禮拜二有語言治療師,禮拜三也有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師幫助病友改善動作障礙、恢復生活品質,這些都是免費的,還有電話諮詢專線,病友有任何問題,不用等到下次回診,都可以隨時詢問,其實醫院提供了許多管道,病友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改善藥物治療時遭遇到的問題。
 

吳瑞美主任指出,藥物要配合病人的年紀(年輕型或是老年型)、身體狀況及其他共病,例如是否有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來做個別的調整。有些藥物可能會與巴金森症的治療藥物交互作用,這也是用藥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