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13 13:39

低利率時代正走向盡頭?

無論是依據常識、還是金融市場的情勢,各界應該都能認同,在看得到的未來,利率「近零」時代都將持續。
過去十多年來,全球實質利率一直都非常低,美國十年期抗通膨公債(TIPS)殖利率於2011年跌破1%,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一直在零附近波動,而今年第3季平均僅負0.9%。

幾乎沒有人預測名目或實質利率會大幅上升。美國國會預算處預測,在2030年之前,10年期名目殖利率都不會回升到2010年時的水準。金融市場也不預期低利率時代會很快結束,因為自從疫情擴散以來30年期實質殖利率便一直是負數。

過去十年來,許多專家學者都曾擔憂利率將會回升,結果顯然是杞人憂天。如今的主流看法剛好相反,幾乎沒有人擔心未來利率將上升。

但經濟學者古哈特(Charles Goodhart)與普拉丹(Manoj Pradhan)在合著的新書《人口結構大逆轉:高齡社會、貧富差距縮小與通膨復活》中,卻駁回了這套新的常識,認為長期以來的低利率可能正走向盡頭。

兩位作者主張,低利率時代基本上是由人口結構老化,及中國大陸與東歐打入全球貿易體系所致。結果就是1991-2018年間,全球有效勞動供給量增加逾倍,從而壓低利率,並壓抑通膨、工資,且使貧富差距擴大。

兩人在書中指出,「中國崛起,全球化興起,及東歐國家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加上嬰兒潮世代成為勞動力,依賴人口(老人與年輕人)占勞工比率下降,以及更多婦女進入職場,造成空前且正面的勞動供給震撼」。勞動供給激增形成的通縮壓力,締造了低利率時代。

兩人強調,過去30年的「人口結構甜蜜點」正在逆轉,先進國家及中國的依賴人口比率上升。目前除了非洲及印度外,大部分地區的工作人口數不是停滯,就是減少。

他們認為,人口高齡化很快就會扭轉通縮壓力,結果就是「人口年齡結構大逆轉,很快就會拉高通膨及利率」。

對於日本人口迅速高齡化,但利率並未上升的反面例證,這兩位作者強調,一個國家的人口迅速老化,仍可以依賴其他國家的勞動供給,這與全球普遍老化不可相提並論。他們也懷疑非洲與印度在未來能夠產生的通縮壓力,能否跟中國大陸之前的影響力相當。

彭博資訊專欄作者歐薩格(Peter R. Orszag)則認為,新書的論點可能有些誇大,但至少提醒大家不要深信低利率將可長可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