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3-18 07:08

石滬重生 後龍外埔將復舊石滬

苗栗縣後龍鎮沿海的石滬群隨時代演變幾乎消失殆盡,外埔里長許素瑋等人成立的石滬文化永續維護協會近年為保存石滬不遺餘力,盼傳承石滬製作修護技藝,苗栗縣後龍鎮公所也開始著手在外埔漁港旁復建一座石滬,盼提供休閒旅遊及文化傳承使用,石滬保存工作現已露出一線曙光。
許素瑋指出,石滬往往因颱風、巨浪侵襲出現破損,必須經常維護,但石滬修補、製作的專業技法隨老一輩凋零,出現失傳的危機,外埔海岸目前僅存合歡、母乃2座石滬,因此地方在合歡、母乃分別成立產銷班,也推動成立石滬維護協會,培育石滬修補技術人才是當務之急。
她說,後龍石滬使用卵石石材,不同於澎湖或其他地區的咾咕石或玄武岩,因卵石平滑,要卡緊堆疊的難度高,外地曾以蛇籠方式製作石滬,但在外埔沿海,用蛇籠修補石滬,幾個潮汐下來就被沖走,還是要靠老工匠的傳統技法修補。
許素瑋表示,目前外埔有能力維修石滬的師父僅剩3人,且年齡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家,近年修補石滬都是老師父「動口不動手」的方式,指導年輕人施工,協會成立3年來,成員已有60人,從90多歲到20歲都有,老中青三代一起為保存石滬文化努力。
後龍鎮公所向台電爭取經費,目前正著手籌畫復建一座石滬。後龍鎮長朱秋隆表示,鎮公所原先選擇的地點在合歡石滬南邊的「大新滬」遺址,但勘察地形及海象後,最近決定改在較靠近外埔港的「新滬」遺址施工,利用舊有的石滬基礎重新修復,鎮公所將辦理發包,希望早日完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