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亭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08-18 10:36

容積獎勵浮濫送 台灣3年多創造248棟摩天樓

即便今年7月1日容積獎勵設定上限門檻已上路,不過,因過去「台北好好看」、「都更一坪換一坪」等容積獎勵浮濫大放送,導致過去3年多(2012年至2015年第一季),全台共冒出248棟90公尺以上的超高大樓,相當於近17座的台北101大樓的總建築面積。超高樓愈蓋愈多,意味著台灣的大都市愈來愈國際化?還是存在著什麼樣的隱憂?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表示,依據環評法規,若住宅大樓超過30層或高度100米以上,或是商業大樓超過20層,或高度70米以上,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故對建商而言,興建高樓建築雖然可以創造更高的房價與更多收益,但付出的成本與時間風險也會相對增加。
90公尺以上超高樓 去年新增92棟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營資訊顯示,90公尺以上的超高大樓,已於2014年達到統計以來的新高,當年便有92棟超高樓問世,合計總樓地板面積約89萬362坪,相當於7.76座台北101,而這些超高樓如果在去年7月1日後取得使照,首要面對的便是台北市調高每坪構造單價衝擊,超高大樓的房屋稅將相當驚人。
新北市是6都之中最多超高大樓的城市,2012年至2015年第1季,便有97棟超過90公尺的大樓取得使用執照,合計創造出來的總樓地板面積高達82萬4028坪,第二多則是高雄市,3年多來計有39棟超高大樓拔地而起,合計創造樓地板面積達30萬3218坪。
假設每層樓的樓高以3~3.2公尺計算,統計6都近3年多來,總共出現220棟超過30層的超高樓,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分析,近幾年出現超高樓的原因,部分可能是都更獎勵重建的因素,部分區域則是容積獎勵比較「敢給」,而且過往建商對於房市前景樂觀,一路看好才會將樓愈蓋愈高、愈蓋愈多。
近幾年更有不少豪宅均朝向超高樓的方向規劃,包括台北市天母的指標豪宅「天鑄」便規劃地上38層樓、信義計劃區的指標豪宅「琢白」也規劃地上31層樓、大安區指標豪宅「聯勤信義豪宅案」則規劃2棟分別為地上31樓、36樓的超高樓豪宅。
容積獎勵設上限 建商搶建恐供給過剩
對此,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憂心,近幾年由於容積獎勵過於浮濫,造成部分區域不斷冒出超高大樓,創造過多的樓地板面積,失去了都市計劃原先設計的核心精神,而且每當樓地板面積過多,代表可以住進更多民眾,包括交通壅塞、綠地或公共設施嚴重不足的問題將接踵而至。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則補充,超高樓或是擁有特殊規劃與建材等標的,皆會反映在持有者的房屋稅上,因此購屋人要特別留意。再者,建築線不斷往上拉,競蓋高樓建築絕對會影響到周邊房屋的日照採光,對周邊鄰居的居住品質其實是扣分,不可不注意。
眼見部分地區容積獎勵浮濫發放,卻沒有總量累積上限,導致總體容積失控,營建署便在2013年5月的內政部部務會議上,增訂都市計劃容積獎勵上限的規定,針對開發基地個案增訂容積獎勵總上限,除都市更新地區的容積獎勵總上限為50%,海砂屋、輻射屋的容積獎勵總上限為30%之外,其他地區的容積獎勵總上限一律從30%下調至20%。
該案預計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不過,部分業者反彈緩衝期太短,於是延至今年7月1日實施,然而,僅在這短短1年半的緩衝期中,就掀起了一波建商搶照潮,讓供給過剩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超高樓拔地而起 日照權爭議浮上檯面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得統計,2013年住宅類建照核發戶數高達約13萬3072戶,相較2012年的9萬4354戶,瞬間暴增3萬8718戶,增幅逾4成;去年住宅類建照核發戶數雖然相較於前年稍微減少,不過仍維持12萬4127戶的大量,在房市買氣持續凍結下,建商搶照引發的後續影響,勢必將快速浮現。
由於許多超高大樓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內出現,居住在超高大樓旁的居民,也因「日照」、「通風」等周遭環境驟然改變,陸續站出來主張「日照權」,也讓此議題逐步受到重視。
不過,國內針對「日照權」的規定相當有限,而且主要是規範住宅區,且即便住宅區的超高大樓審查,會針對該案高度退縮,以及臨路路寬等問題進行綜合評估,但多屬於針對個別基地的單一審查,缺乏整體考量。
耕薪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佳蔚指出,過往的確因為容積獎勵多元,導致近幾年超高大樓數量倍增,「日照權」的問題也逐步有民眾主張,但受影響的民眾多數僅止於感知的抽象問題,即便提出民事訴訟,最終多半也不了了之,畢竟超高大樓是經過相關單位審查允許後才發給建照,一切過程均合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