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d88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16 16:33
高通否認與中國反壟斷專家有直接財務往來
中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員張昕竹,因為媒體報導向高通(Qualcomm)收取費用被解聘,正在中國因反壟斷法接受調查的高通表示,高通和張昕竹並無直接財務往來。
高通自去年 11 月起,接受三大反壟斷監督機構之一的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公司專利如何取得,與其生產晶片組的訂價方式。高通是近來被審議調查的許多外國公司之一,中國政府正加劇施壓以期讓這些外國公司,遵守中國政府在 2008 年訂定的反壟斷法,並支付約等於這些公司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做為罰金。
根據新華社上週三的報導,張昕竹因向高通收取「鉅額」回饋金而被中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解聘。高通發言人 Christine Trimble 表示,高通在接受中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調查後,聘請全球經濟學集團(Global Economics Group)制作經濟分析報告。張昕竹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成員及中國反壟斷領導專家,全球經濟學集團聘請張昕竹共同撰寫報告承交。事後高通向全球經濟學集團支付了服務費,與張昕竹無任何直接財務往來。 Christine Trimble 也提到:「聘用經濟學專家提供專業經濟分析給反壟斷主管機關,不論在中國或是世界其他國家,都是標準程式。」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今年二月表示,懷疑晶片製造商濫用其市場地方在無線通訊標準上超額定價,這項指控預計最高可向晶片製造商開出超過 1 億美金的罰款。根據已實行六年的中國反壟斷法,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可向有壟斷行為的公司,開出上個年度總營收的 1 到 10% 做為罰金。
新華社表示,某些跨國公司都申請延後commit報告,以花錢取得專家和集團背書,並抱怨它們因為身為外國公司而被選為反壟斷調查的目標。新華社也提到,在這樣的前提下,聘請政府相關人士為外國公司背書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工作紀律,這些行為必須被揭發。
張昕竹在回覆路透社的信件中表示:「我個人的力量太渺小,國家機器的力量太強大,我只能保持沉默。」在美國商業圈中一名熟知高通案的人士表示,這個在 2011 年由 21 人組成的咨詢專家團,看起來似乎只為了向官僚體系提供有利的數據,來佐證他們在工業政策上的目標沒有問題。
北京一名熟悉咨詢團運作方式的人士表示,由於近年來張昕竹為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媒體上發表許多文章,讓他在監督委員中擔任重要角色。張昕竹也提到監督機關偶有濫用職權和過份引用反壟斷法規的情形。
另一方面,德國頂級汽車製造商 Audi 也因為反壟斷法被處以 4,063 萬美金的罰款,Audi 在上週三發表聲明表示,它們接受這樣的結果,並將改變它們在中國的管理作業。歐盟商會同時也表達了它們對於中國政府排山倒海的反壟斷調查的顧慮,歐盟商會表示中國政府不止使用強力手段,同時也不公平地只針對外國公司進行調查。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透過國家媒體發佈訊息,指控這些外國汽車公司過高的定價枉顧消費者權益,並已針對汽車產業進行審議與調查。而包括 Volkswagen,AG’s,Audi,BMW 和 Mercedes-Benz 在內的歐洲汽車品牌,也紛紛調降新車與零件的價格,以平息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它們提出的反競爭行為指控。
中國政府表示,反壟斷法適用在中國本土和外國公司,法律的主要目標仍是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它們也針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等中國的電信公司,以及中國的金融機構進行反壟斷調查中。和高通一樣正在接受調查的美國軟體巨人微軟,也開始擔心中國政府將會利用反壟斷法,從外國企業身上收取罰金,並用以資助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