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cheerful 發達集團董事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30 05:59
斥資160萬 新竹鋼鐵芎林路口迎賓
【聯合報╱記者林麒瑋/芎林報導】
鋼構九芎樹傳述當地舊時九芎樹遍布。
記者林麒瑋/攝影
芎林鄉舊稱「九芎林」,因先民墾拓時,見當地九芎樹密集成林。芎林鄉公所為傳承這一歷史,向客委會爭取,以鋼構的九芎樹和水車,在路口設置口意象裝置,讓年輕輩鄉民不忘本,也凸顯地方特色。
台68線快速道路芎林交流道旁,最近多了一棵「鋼鐵樹」,並有鐵製圍籬,寫著「芎林鄉歡迎您」等字;在芎林鄉文山路與竹北市東興路交界處,也增建了鋼構水車造型裝置,成為芎林鄉入口意象。
鄉公所表示,入口意象工程,在去年1月向客委會提出申請,去年9月核定160萬3000元製作,工程包含鋼構九芎樹、鋼構名牌和鋼構流水水車。
鋼構九芎樹,以80片樹葉片和樹幹完成,四周也鋼質圍籬,表現出芎林鄉名稱由來,也以它做為「迎賓樹」,一旁的鋼構店家名牌,是配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2年度「地方產業發展基金」輔導芎林鄉內的29個店家。
另外,設置在芎林、竹北交界的鋼構牛車和流水,和陶版牛車載著豐收稻米、油桐等裝飾,呈現出早期芎林的農村生活樣貌,以及芎林、竹北交界是一望無際的農田,早期新竹米倉,水圳水車密布。
鄉公所說,選擇不鏽鋼和陶版做為意象裝置材質,考量施工時間、後續保養維修及恆久性,雖然不鏽鋼材料成本較高,但施工期間較短,不鏽鋼具耐蝕性,作品質感好、保養維修方便。
鄉公所說,鋼構水車的字型、配色近期還會修改,會把字改為鮮豔明亮的黃色,也會搭配照明設備,「用最美的樣貌迎接旅客」。
芎林鄉的開發在清乾隆末年間,先民開墾時,見滿山遍野的九芎樹,命名為「九芎林」,到了民國(大正)9年,全台改行州郡制時,有地方人士提出「九芎」與「久窮」諧音,因此將九芎林改「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