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季晶晶、記者劉芳妙、尹慧中、蕭君暉/綜合報導
2025年9月24日 週三 上午6:44
輝達22日宣布,斥資1000億美元(逾新台幣3兆元)投資AI新創公司OpenAI,將共同興建AI資料中心,預計部署400萬至500萬顆輝達AI晶片,建置總規模10GW(10億瓦)的AI基礎設施,首批設施預計2026下半年啟用。
輝達、OpenAI的「世紀大合作」,將引爆新一波AI大需求,法人看好台積電(2330)、鴻海、廣達、台達電、光寶、奇鋐、雙鴻等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全面受惠。相關消息激勵,輝達22日收盤股價勁揚逾3.9%,台積電昨(23)日股價更是飆升45元,漲幅3.47%,收1340元天價,市值突破34.74兆元,同寫新猷。
這是輝達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後,不到一周再次出手投資新標的。輝達估計,相關合作包含晶片、土地與實體設施,成本最高可能達4000億美元(逾新台幣12兆元),若計畫全數落實,將成為史上最大單一企業投資,規模超越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案。
根據雙方協議,OpenAI後續將斥資逾1000億美元,採購輝達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其效能據稱「遠勝現有的Blackwell架構」。分析師形容,這筆投資形同輝達付錢給OpenAI採購自家產品,產生的營收效益估計約3500億美元,更有助鞏固2027年之後的訂單能見度。
這是輝達有史以來的最大手筆投資承諾。此次戰略合作,將部署400萬至500萬顆輝達AI晶片,預計打造10GW的AI基礎設施,首個1GW容量系統將於2026下半年啟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受訪時透露,10GW相當於多達500萬顆AI晶片,等於輝達今年總出貨量,更是去年出貨量總和的兩倍,這次合作,凸顯輝達與OpenAI之間的緊密關係。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則說,接下來幾個月裡,大家應該對OpenAI抱有很大期望。他將輝達和微軟都稱為OpenAI的「被動投資者」和「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奧特曼強調,運算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經濟的基礎,OpenAI將利用與輝達共同建設的基礎設施來創造新的AI突破,並大規模賦能個人和企業。後續該公司將致力於進行出色的AI研究、製造人們想要使用的產品,以及解決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挑戰等三大方向。
消息人士透露,輝達將以現金分階段投入資金。首筆100億美元投資將在首個1GW設施部署後撥付。以OpenAI目前5000億美元估值計算,輝達可望取得約2%的股權,後續出資將隨進度及市值調整。
這項合作象徵輝達正從純硬體供應商,轉型為AI基礎設施的股權夥伴,可能帶來數千億美元營收,進一步鞏固其在AI晶片市場的霸主地位,同時削弱競爭對手(如超微)與客戶自研晶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