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09 06:45
孫中山的日籍夫人,年輕貌美,在孤寂中離世
孫中山的日籍夫人,年輕貌美,在孤寂中離世
1901年,36歲的孫中山做了個決定,他要娶大月薰。于是通過秘書溫炳臣正式提親,不過被大月素堂婉拒了,兩人年齡差22歲,懸殊實在太大。孫中山沒放棄,次年親自登門懇請。這次大月薰的父母被說動了。1903年,15歲的大月薰搬進孫中山居住的橫濱山下町112番地,在淺間神社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婚后,孫中山教她寫漢字、讀《孟子》,大月薰則為他整理革命文件。
這段時光被大月薰珍藏為「生命中最明亮的日子」,她晚年回憶起孫中山時,仍能清晰描述他教自己寫「天下為公」時的神情。1905年,孫中山因革命需要再次離開日本。此時大月薰已身懷六甲,她每日在窗前等待,卻只等來孫中山托人捎來的學費和寥寥數封書信。1906年5月12日,女兒富美子降生。由于孫中山名「文」,孩子最初被取名「文子」,后改為「富美」。在日語中,「富美」與「文」發音相同,暗含著父親的印記。然而革命的動蕩,讓孫中山無暇顧及家庭。孩子出生前,他已輾轉越南、新加坡等地。大月薰獨自撫養女兒,變賣了孫中山送的戒指維持生計。1913年,孫中山以中華民國鐵路總辦身份訪日時,大月薰曾在橫濱碼頭遠遠望見他的身影,卻因身邊已有宋慶齡陪伴而未能相認。這次擦肩而過,成了兩人永別。為避免流言蜚語,大月薰將5歲的富美子送給橫濱商人宮川梅吉收養,戶籍上登記為「姐妹」。富美子在宮川家度過了清貧的童年,小學畢業后便輟學學習裁縫。她始終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1956年,50歲的她在東光寺與母親重逢,才得知生父竟是孫中山。得知真相的富美子百感交集。她對母親當年的無奈選擇心懷怨懟,卻也理解革命年代的身不由己。
1980年,74歲的富美子終于踏上中國土地,在南京中山陵面對父親的銅像時,她淚如雨下:「有如此偉大的父親,此生無憾。」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與孫中山「相見」。宮川富美子一生低調,從未以「孫中山之女」自居。她在橫濱經營酒鋪,育有兩子,將對父親的思念化作對子女教育的嚴苛要求。長子宮川東一后來成為企業家,1977年陪同母親訪問台灣「國父紀念館」,1980年又陪她拜謁中山陵。2016年,宮川東一在東京與孫中山孫女孫穗芳會面,兩人以「表哥」「表妹」相稱,這份遲到的家族團聚,讓兩段相隔百年的血脈終于有了交集。大月薰晚年在櫪木縣東光寺度過,她將與孫中山的過往寫成回憶錄,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出版。1970年,她在孤寂中離世,臨終前仍珍藏著孫中山送的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