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推福馬促融 海基會:有洗產地問題
自由時報
2025年7月14日 週一 上午5:30
4

海基會發言人黎寶文。(記者陳鈺馥攝)
稱要給台商RCEP原產地證書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共推出「福馬同城生活圈」第二波政策,號稱提供台資企業扶持利多,對在「福州馬祖產業合作園區」加工再出口東南亞的產品,發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原產地的證書。海基會發言人
黎寶文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這是在混淆「非紅供應鏈」和「紅色供應鏈」,有「洗產地」問題。
混淆非紅供應鏈和紅色供應鏈
黎寶文指出,美中貿易戰特別著重「洗產地」問題,上述作法可能拖累台灣,陷台灣廠商、甚至其他RCEP國家於不義,實際在中國生產,卻視同RCEP國家製造出口,將造成RCEP國家為難。
黎寶文進一步說,中國說要融合福州和馬祖兩地的產業,但兩地產業狀況不同,福州市有蠻大規模的製造業,它能夠吸引馬祖什麼樣的廠商?兩地產業如何互補?這是想像不出來的。假設是可以再加工,再到東南亞獲得原產地證書,台資企業未來可能會面臨「洗產地」的指控,可能增加未來營運成本,這些因素都要納入考慮。
「這是混淆非紅供應鏈和紅色供應鏈!」黎寶文批評,對台資企業或台商來說,如果公司規模夠大,兩個供應鏈都要做「當然可以」,但對大部分中小型企業,難以同時經營。
黎寶文也說,近年美中貿易戰,中國台商移轉到東南亞國家,會被懷疑是洗產地,因為主要生產製造仍在中國,只是到東南亞國家轉個出口,這也是美中關稅戰,東南亞國家被課滿高關稅的原因,未來台商在經營或要前往東南亞、其他國家投資時,必須是真的投資,產業鏈真的有轉移,而且未來趨勢是「紅色供應鏈」跟「非紅供應鏈」涇渭分明,特別是與科技戰直通的電子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