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04 18:28

新加坡1月製造業PMI降至50.9,成長趨緩

新加坡製造業及電子業本(2025)年1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擴張,但成長趨緩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2月4日報導引述「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發布的報告顯示,星國整體製造業及電子業分別在連續17及15個月擴張後,本年首月皆呈現放緩趨勢,但仍處於擴張狀態。1月份星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微跌0.2至50.9,電子業PMI亦下滑0.3至51.1。(註:PMI指數在50以上為處於擴張狀態,指數在50以下則反映萎縮)二、    星國整體製造業各項指標普遍走跌,僅製成品庫存及採購投入品庫存上升。其中,電子業採購投入品庫存上升0.2至51.1、供應商交貨上升0.1至50.3,其他指標一應下滑;新訂單與新出口訂單亦為近5個月以來最低水準;供應商交貨指標下跌0.2至49.9,為2024年7月以來首度回落至萎縮區間;未來業務指標下跌0.3至50.4,則為13個月以來最低紀錄。三、    前揭報告指出,在全球技術持續進步的背景下,預期短期外部需求將保持強勁,並支撐星國製成品,尤其是電子產品的成長。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本年2月4日起將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商品徵收25%關稅,以及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或將引發報復行動,導致成本增加及擾亂全球的供應鏈。四、    此外,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月份東協PMI下降0.3至50.4,勉強徘徊在擴張區間邊緣,為近1年來最低紀錄。工廠產出與新訂單增勢減弱,出口亦抑制銷售的成長,採購投入隨之溫和。此外,東協區域內裁員現象在持續兩個月後,本年1月份就業已趨穩定。儘管東協製造商預計未來1年的產量將成長,但商業信心仍處於歷史低點。五、    經濟分析師表示,新加坡PMI成長放緩或因農曆新年的典型波動所致,在2024年、2022年及2021年皆曾發生。中國、台灣、泰國、越南等經濟體,本年1月份PMI亦呈下降趨勢。經濟分析師認為,川普第2任期內,地緣政治緊張及貿易戰皆可能加劇,將對新加坡等高度依賴貿易的亞洲經濟體構成中期下行風險。星國業者在川普加徵關稅前提前出貨,或將提振星國「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中的電子產品,但僅為短暫效應,預期下半年成長仍將趨緩。(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