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2025-01-21 01:28 ET
摩根史坦利首席
美股策略師威爾森(Michael Wilson)表示,美元走強對個股層面影響較大,那些海外銷售占比較低、對美元走強敏感度較低的公司相對表現已經開始領先;10年期美債
殖利率在4-4.5%區間是美股最舒適的區間,一旦殖利率降至該區間,美股將會大幅反彈。
曾是華爾街知名大空頭的威爾森從去年年底開始轉趨多頭,對2025年美股前景持完全看漲態度。自去年12月以來,美股的雙向交易風險較之前三個月更大,而且,高質量股票領漲、獲利預期有所改善,市場廣度已經惡化。威爾森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這些變化與長期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密切相關。
他指出,去年總統大選前,他曾認為川普勝選或共和黨橫掃將有利股市但不利債市,可能會像2016年川普第一個任期那樣激發「動物本能」,帶來更有利於成長和商業的政策預期。然而,由於當前美國的財政狀況與當時大不相同,市場對通膨前景的反應也發生了變化。
威爾森表示,「市場對『如何為持續的財政赤字融資』的擔憂加劇,導致最近的利率上升主要由期限溢價上升驅動,而非更高的成長預期。」
他表示,去年12月初,大摩團隊認為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4-4.5%區間是股票本益比的「最佳區間」。如果突破4.5%,股票對利率的敏感性可能會增加。當利率在12月突破這個水平時,股票本益比的確實出現壓縮,股票殖利率與
債券殖利率之間的相關性更是明顯轉為負相關。
而且,更重要的是,利率敏感性是雙向的。在上周弱於市場預期的CPI報告發布後,股市隨著利率下降而大幅反彈,股票殖利率與債券殖利率之間的相關性再次下降,這也支撐了威爾森對美股的最新看法。
他指出,「指數走勢主要由長期利率水平和方向以及期限溢價決定。在10年期債券殖利率回落到4.5%以下或者期限溢價持續下降之前,股票與殖利率之間的負相關性可能會持續。」
因此,他表示,繼續看好那些各產業中展現出相對較強的獲利預期修正趨勢的高質量股票,如金融、媒體和娛樂以及消費者服務類股,而非消費品類股。
此外,威爾森也認為,另一個可能驅動個股表現的宏觀因素是美元。他在報告中指出,美元走強對整體指數上揚的影響可能較小,但對個股層面影響較大,因為指數成分股的海外銷售風險差異很大。
他表示,自去年10月美元開始上漲以來,摩根士丹利給予「加碼」評級的股票,特別是那些海外銷售占比較低、對美元走強敏感度較低的公司相對表現已經開始領先。他還預計,「隨著美股財報季的到來,這種領先趨勢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