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靓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3-04-06 05:58

40萬長新冠患者 2.4萬人慎防心血管病

王家瑜/台北報導
2023年4月6日 週四 上午4:10




圖為台北市的防疫急門診,快篩陽性的民眾藉由掛號、看診、拿藥、PCR的一條龍服務,快速獲得醫療協助。(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有望在今年5月宣布結束新冠肺炎公共衛生緊急狀態(PHEC),我國公衛學者認為,台灣亦有望同時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但目前新冠肺炎尚未完全流感化,針對曾經感染者應有長期疾病風險監測,並推估台灣約有40萬人受到長新冠影響,其中2.4萬人未來一年內有長期心血管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有望於5月宣布結束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但仍希望保留醫療產品的緊急使用授權,正是因為新冠肺炎尚未完全流感化,仍需進行中重症監測及感染存活者長期疾病風險監測。
陳秀熙指出,國內近期中重症人數無增加趨勢,顯示感染雖存在,但逐漸走向地方流行,因此台灣可望和美國在同樣時間解除疫情限制,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引述2020年1月到2022年7月期間研究指出,長新冠患者一年內心血管疾病風險約10%,和未感染族群相比,長新冠心血管併發症機率達2.6倍。
顏明芳指出,長新冠患者發生風險較高的疾病包括肺栓塞、心律不整、缺血性中風,風險是未感染者的2倍以上;未施打疫苗的感染者相較於未感染者,可觀察到腦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心肌炎、缺血性心臟病、血栓性疾病、其他心臟疾病都有較高的風險,整體死亡風險高64%。
台大公衛博士林庭瑀指出,美國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超過9萬人,比預期高4.9%,進一步分析發現男性略高於女性,白人較其他族裔低,反映心血管疾病超額死亡情形可能受社經地位影響。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