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有前 禁止登錄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0-04-17 02:04

乳癌驗方

本帖最後由 林北有前 於 10-04-17 07:57 編輯
大公英3兩、半枝蓮3兩、白花蛇舌草2兩、正台灣蒲公英2兩 (或鮮品半斤)、石上柏2兩、金銀花1兩、小金英1兩、正台灣清明草1.5兩 (盤龍昇)、鮮艾草4~6兩、紅棗10顆、枸杞子1兩、甘草3錢、當歸3錢、糙米半杯、紅豆1杯、
6500cc大火滾過切中小火、煮2小時約成3500cc 三餐飯前飯後各一碗、剛開始一星期兩帖、嚴重者三帖。有改善的話一~二星期一帖、長期保養三~五年、癌細胞若有上升就加強食用。 1個月1~2帖可當養生保養。
乳癌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就全世界而言,婦女乳癌新患者一年平均約120萬,約50萬死於乳癌。乳癌發病率以西方國家最高,東歐及南歐國家次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國家最低。2002年台灣婦女死於惡性腫瘤的數目為12,322位,而乳癌為1,203位,接近十分之一。乳癌臨床上以乳腺腫塊為主要表現,頗具侵襲性。
近年的研究表明,乳癌在早期即可發生微小轉移,即使早期癌,外科治療後也不能獲得100%的長期生存率,而在局部腫瘤控制許多年後,仍可有血行轉移。大約80%的乳癌患者,在20年內終因轉移性病變而死亡,故有效地預防和阻斷乳癌復發和轉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乳癌在臨床確診時約50%-60%已經發生了血行轉移,因此認為自發病起即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因而其治療策略亦發生了改變。早期乳癌應局部腫瘤切除,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性治療為輔;晚期乳癌常容易發生遠處轉移,此時應以全身性治療為主,兼顧局部姑息治療。
乳癌復發和轉移是否發生,往往取決於人體的免疫力,因此可抗癌祛邪與扶正治療相結合,相互協同,提高療效。術前體質虛弱不能承受手術者,中醫可改善患者體質,利於手術進行,提高手術切除率,通過術前中醫藥治療,使癌細胞產生退行性變及壞死,有利於術前控制病情。術後中醫藥治療,可儘快恢復體質,改善或減輕術後的不良反應,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作好准備。另外,術後長期中醫藥治療,除改善體質外,還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抑制癌細胞活動,防止復發和轉移,改善生存品質,提高遠期療效。轉移性乳癌,中醫藥治療,運用扶正祛邪,抗癌消癥散結的方法,有時亦可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名老中醫顧伯華認為乳癌的形成,是由肝火煎熬,致瘀凝痰結。所以認為其是“真熱假寒”,不能用溫經散寒方藥,而必須用清熱解毒的方藥,如白花蛇舌草、鹿銜草、鳳尾草、露蜂房、草河車、蒲公英、半枝蓮等,並配伍山慈菇、夏枯草、土貝母、土茯苓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藥物。扶正顧本是治療晚期乳癌的特色之一,腫瘤擴散,人體虛弱,此時扶正顧本必需放在首位,扶助氣血,調護脾胃,不可一味攻伐,徒傷正氣。
名老中醫俞慎初喜用豬膽汁為主治療乳癌,其方法是用鮮豬膽1個,經消毒後,泡適量白糖飲服,每天1個。同時以半枝蓮、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栝蔞各一兩,煎湯代茶,每日1劑,因為豬膽汁性味苦寒,具有利膽解毒、清肝潤燥的良好功效,而乳癌常以肝鬱化火和熱毒蘊結為主要病因,故能達到治療效果。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