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0 10:25
藝響空間擬收費 藝文團隊嘆撐不下去
台北市文化局自2005年起推動藝響空間網計畫,讓藝文團隊進駐市有閒置空間排練、創作、辦公,毋須租金,以藝文表演回饋社區就好,扶植不少團體,但如今傳出要改為繳納月租,有劇團指出,在面臨漲價壓力下,恐怕為數不少的劇團將被迫出走。
藝響空間每一團隊使用期限最長為9年,迄今媒合84個團隊進駐23個空間,以往團隊只要繳納水電費、大樓管理費、地價稅、房屋稅等。
但財政部在2013年曾函釋規費法後,相關單位認為,公益性部分要全國一致性、因應重大案件或災害等才能免徵使用費,北市現行措施不適當,應改為使用者付費,因此台北市文化局10月和北市藝文團隊座談討論後續可能方案,如酌收費用,或將幾處空間改為流動性租用,讓更多團隊受惠。
逗點創意劇團團長陳嬿靜表示,他們支持使用者付費,但經過試算,未來收取的租金,多數劇團恐無法負擔;目前逗點使用的場地可能會漲3萬,和共租團體均分後還算少,有些地方甚至每月要逾6萬元。
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表示,他曾每月花近2萬元租透天厝當工作室,壓力非常大,多年沒有任何儲蓄,直到進入藝響空間才扭轉困境;表演藝術收入不穩,他這2年票房都賠錢,幸好少了房租壓力,如果要繳近萬元月租,仍是蠻大的負擔。
邱安忱說,平時他們還會利用排練空餘時間,以3小時450元的價格外租給其他小型團體使用,抵水電、稅金開銷;若要酌收費用可以,但不能連外租都禁止,否則等同被迫出走。
北市登記立案的藝文團隊已成長至近1500團,新世代團隊也期待取得扶植機會。文化局表示,也希望讓好的政策繼續維持,所以透過座談搜集資料,目前仍在徵詢階段,會持續跟審計單位溝通,最遲在明年年中前擬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