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03/60312.jpg)
-
熾翼火龍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11 09:34
金融股雜音多,瑞信證欽點3勇將
2016/01/11 09:20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金控上周陸續公布去年12月業績以及全年獲利,受到人民幣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的損失,獲利普遍不如預期。雖然有些業者已經在去年底作一次性的損失提存,但由於人民幣今年初又再度重貶,預計TRF對金控獲利的衝擊會延續到今年。瑞信證出具的最新金融股報告,認為玉山金 (2884) 、中信金 (2891) 及中壽 (2823) 可望「表現優於大盤」,至於富邦金 (2881) 則持續建議「保守」。
影響去年金控獲利的因素,除了人民幣貶值造成TRF的損失外,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之風險控管也是其一,金管會去年初宣布3大控管措施:其中,本國銀行對中國授信放款餘額(含短期貿易融資)之備抵呆帳提存率,由先前的1%提高到1.5%,整體國銀增提100餘億元。而台灣央行在去年連續2次的意外降息,也讓利差縮水。在壽險公司部分,股市表現不佳和匯率波動也衝擊投資收益。
去年金控獲利前5名依次為:富邦金636億元、國泰金 (2882) 577億元;兆豐金 (2886) 292億元、中信金290億元、第一金 (2892) 159億元。
金管會去年底甫公布TRF管理新制本月15日上路,對金控獲利恐怕再雪上加霜。金管會對TRF的7大管控措施,包括:1、調高專業法人客戶資格條件,由總資產新台幣5千萬元提高為1億元。2、限制銀行不得與自然人客戶辦理複雜性高風險商品。3、匯率類複雜性高風險商品非避險交易的個別交易損失上限為平均單期名目本金3.6倍。4、強化商品風險與費用資訊揭露,包括損失情境分析、提前終止交易費用計收方式等。5、訂定銀行向非屬專業機構投資人及高淨值投資法人的客戶徵提期初保證金及追繳保證金的最低標準。6、訂定銀行核給非屬專業機構投資人及高淨值投資法人的客戶交易額度控管機制。銀行核給客戶的高風險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額度不得超過客戶可驗證往來資力的2.5倍。7、強化銀行貸方評價調整(CVA)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