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9-19 21:55
秋天好發乾眼症 三高患者淚液少風險高
秋天早晚溫差大,加上空氣品質惡化,小心乾眼症找上門,尤其是三高患者,更要小心。眼科門診發現,近日罹患乾眼症的患者,大幅增加2成。眼科醫師指出,根據觀察,眼疾患者有別於以往大多發生於停經後女性,或是60歲以上長者,反而幾乎都是20、30歲左右的年輕族群,千萬不可輕忽。
陳瑩山主任強調,秋天乾眼症患者大幅增加2成,且幾乎都是年輕族群。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乾眼症是眼科門診相當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夠,或是分佈不均勻,以及淚液過度蒸發,造成淚液無法適當的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所造成。而治療主要在於減輕乾眼症的症狀,避免角膜傷害,維持眼球光滑清晰的表面。
環境+低頭族誘發乾眼症
在現今乾眼症主因中,環境污染往往占了大部分。主要是由於汙染源塞住淚腺,使其分泌不出淚液,其次是「三高疾病」問題,而淚液是血液中血清滲透到管線而成,但三高患者血液混濁,分泌的淚液自然較少,加上淚液內抗體少,容易增加罹患乾眼症和感染風險。
特別是由於3C產品普及,造成低頭族暴增,根據統計,緊盯螢幕時平均1分鐘只眨眼7次,相較於正常人1分鐘眨眼12次,自然少了許多,而減少眨眼會減少淚液分泌,也易導致乾眼症。
壓力增大淚腺分泌常降低
另外,當壓力大而造成荷爾蒙分泌改變時,淚腺分泌也會減低,也可能因此造成乾眼症。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乾澀澀、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
陳瑩山醫師強調,以眼淚的構造來說可分為3層,最表面1/10是油層,主要功能在保護底下8/10的水層,而蓋在眼角膜上的1/10則是黏液層,幫助水分抓住眼球表面,當淚腺分泌太少,或是缺少油脂分泌,都會造成眼表的濕潤度不足,導致結膜和角膜的表皮細胞乾燥剝落,甚至發炎,變成乾眼症。
補充人工淚液,可緩眼球摩擦,降低乾眼症狀惡化。
通常罹患乾眼症時會讓眼球表面磨擦增加,因此會造成眼睛酸澀、灼熱感,或分泌物增加等不適,而少了淚水的眼球表面較不平滑,也會使得視線較為模糊。目前針對乾眼症的治療,大多以補充人工淚液為主。
想要預防乾眼症,建議平時應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綠色蔬菜、肝臟、蛋黃、瘦肉,或魚肝油等,增加眼睛保護力;並保持生活規律、不熬夜,可顧好血液和淚液品質,提升免疫能力。
要緩解乾眼症狀,讓眼睛適當休息很重要。
另外,醫師也建議,適當休息,或使用熱敷眼罩,可幫助淚腺不易阻塞,促進血液循環;而針對隱形眼鏡使用者,建議配戴時間不宜過長,或適時輔以人工淚液加強水層和黏液層,一旦當眼睛感到乾澀不適時,就應先閉眼休息。
另外,騎機車時建議戴全罩式安全帽或護目鏡來保護眼睛;最後在生活環境上,可於冷氣房裡擺一盆水或小樹,來調節房間溼度,有助於預防乾眼症。
【醫師小叮嚀】:
乾眼症狀雖然令人困擾,卻不致於影響視力,但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病症更加嚴重,甚至可能引發角膜破皮潰爛,或是嚴重的視力障礙,不可不慎。建議民眾一旦出現眼睛乾澀不適,應立即尋求專業的診斷,並多讓雙眼休息、注意保養,才能有效守護眼睛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