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5-01 10:41
05/04號傳真稿筆記
九類24檔神奇飆股總整理
這半年以來,台股的氣氛已完全不同,許多去年跌過頭的投機股大幅彈升,漲幅都以倍數計算,請參考附表。這些個股我歸納為九大題材24檔飆股。
Part.1所說的宅經濟,就不再重複;801期「中國大四喜」提到山寨NB,當然少不了IC設計的威盛當投機總指標,漲最多的高價IC設計股,是由Wii切入到觸控的原相(3227),股價從74元漲到203元,如果把原相股價除以10,常常會非常貼近威盛的股價,山寨NB所帶動四種不同的類股,請參考賴暉明分析師的產業追蹤。許多股票會亂漲,但今年仍不賺錢,要小心。
走利基路線BIOS(電腦輸出入軟體)的系微,今年漲幅137%也非常驚人;最瘋狂的是冠華(8077)漲幅逼近13倍,連結了在800期所寫的「觸控面板」題材;錸德轉投資的安可(3615) 基本面請參考上期本刊的興櫃股文章,安可4/15掛牌,每股承銷價19元,當天開盤就漲到121元,漲了五倍,但去年EPS 0.36元,今年每股只賺0.5~1元,太離譜了!但也說明了觸控題材極度投機的辣度......
中國汽車銷售>美國 連三月冠全球的大商機
對一般人而言,買車買屋都是一筆大開銷,也是屬於「耐久財」!景氣不好時,開車族會想到省錢開舊車算了,所以房地產、汽車業在不景氣的時候特別辛苦,前幾期分析房地產,本期探討今年Q1見到美國、日本、汽車銷售量落底回升,中國汽車銷售搶下全球龍頭寶座,對景氣回升更具有指標意義。法國最大的汽車零組件商Valeo高階主管,也表示看好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的潛力,因為這3個月的數字太勁爆了!
中國汽車銷售連三月稱霸全球
中國政府今年推出「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自1/20到今年底針對排汽量1.6升以下車型購置稅從原本10%減少為5%。今年1月中國汽車銷售73.6萬輛,正式超越美國的65.7萬輛,以及日本的17.4萬輛,正式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2月汽車銷售再暴增到82.8萬輛,仍超過美國的68.9萬輛,以及日本的21.8萬輛。
今年3月又啟動「汽車下鄉」補貼政策,計畫用50億元人民幣,針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排氣量1.3升以下的小客車,在今年Q2起給予一次性補貼。3月份汽車銷售暴增到111萬輛,對比美國的85.7萬輛,以及日本的32.3萬輛,中國今年以來連續三個月,成為全球汽車銷售量最高的國家,讓中國車市成為投資人必須關切的議題,因此4/14登場的「2009年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2009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成為本期封面故事。
台灣的零組件供應商在日本市占率低,美國二大車廠GM、克萊斯勒又有倒閉的疑慮,通用汽車必須在6/1前提出新的重整計畫,克萊斯勒必須30天內和法國的飛雅特(Fiat)車廠或其他車廠結盟,否則得不到美國政府追加的60億美元貸款,一旦倒閉,台灣的零件供應鏈會如何......
大漲兩千點的台股下一步
800期依照波浪理論所規劃的台股20多年走勢圖,如果是本刊的長期讀者,就會了解每期的內容都其延續性。再對照本期附圖,就會發現台股本波行情,完全依照我在800期所規劃的波浪發展。2001年9/26低點3411點一口氣衝上十年線,漲到6484點;而本波從去年11/21低點3955點起漲,也極有可能一口氣先挑戰十年線6440點附近。
台股520挑戰十年線
本波行情凶悍,融資也並未過度擴張,4/13台股上漲75點,融資卻減少1.94億,4/14台股漲35點,融資再大減28.98億,投資人太理性保守,反而本波行情有很強的延續性,因為資金仍然太寬鬆,外資以前賣錯了,現在才剛回補。參考本期「發行人語」,似乎外資並不是那麼發達!
由於盤勢看回不回,極有可能先直接挑戰年線6212點,年線到十年線只差200多點,也不無可能一口氣漲上去。上期特別提出今年Q2馬英九「520行情」發酵,而近期馬陣營釋放可能在6月以後,參選國民黨主席的訊息。第三次江陳會前,也有兩岸政府一起做多的味道。由於去年國安基金大勝,現在又把籌碼鎖住不釋放出來,這種做多訊號強烈,各類股都有機會表現,推論台股仍未熱到最高點。
成功華人紛紛返台卡位
尤其今年的超級飆股旺旺保(2816),挾帶了蔡衍明這等成功台商新富豪「班師回朝」,食品股4月全面上攻比價。4/14經濟日報頭版「日盛金將美日共治」,94億的現金增資案由美國的建高控股及日本的新生銀行全數吃下,成為台灣的首家外資金控,現任董事長陳國和將讓出經營權。金管會態度支持,以陳冲主委的國際視野,日盛變天為外資金控沒什麼不對的!
建高控股是陳銘達在1991年成立,他是我唸再興高中的同學,小時候喜歡打籃球,是班上的神射手,台大化工畢業後赴美唸了MBA。早年靠在美國投資不動產發跡,也是益航的大股東,在美國及大陸不動產均有不錯成績,早期與邱復生共同參與創投,也買了不少台開(2841),因此市場聯想到是否他拿下日盛金只是第一步,造成台開也連續跳空漲停板。
上期特別分析金融股三大利空都出現過後,代表了現在的金融股價「超級低估」,而蔡衍明的個人魅力炫風,帶動旺旺保從6.5元漲到30.4元,漲幅3.7倍,也讓許多金控、銀行、保險的老闆非常眼紅;日盛金又帶出另一個想像空間,背後的意義似乎都是,全球華人在兩岸關係改善後,重回台灣建立事業的「灘頭堡」,所以推論台股不排除上半年就攻十年線,拼6500點大關,而金融就好像是最後的補漲股。
5800點流行補漲股
本波NB股從仁寶(2324)、宏碁(2353)先飆,近期華碩(2357)、華擎(3515)都開始補漲,漲幅最落後的太陽能股,如茂迪(6244)、益通(3452)、中美晶(5483)、合晶(6182)、綠能(3519)等,股價也在4/15台灣能源會議前開始加溫,馬總統三度強調「再生能源條例」一定要在本會期立法院完成,但他力促溫室氣體減量,引起工商界反彈,他只提光電、LED,也讓其他綠能業者擔心。
美股雖然進入超級財報週,但道瓊指數週線連5紅,雖比不上台股週線8連紅,但已誠屬難得,花旗銀行可以從0.97美元漲到超過4美元,全球都在流行「跌深大反彈」,但美股居然也有一檔股票能創新高,讓投資人感覺很意外......
誰說大象不能跳舞?
本期Part.2有九種題材的飆股,漲起來讓人有無法無天的感覺,上週我的專欄燒冷灶:「金融股是否利空出盡?」果真股價起步了,本週我再介紹一個冷門類股,過去大家都把這種股票當大象,但正如IBM CEO葛斯納的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提醒讀者要特別留意轉變的大型股。
中國的航運股大船入港
近期散裝航運的BDI、BCI指數指數都連跌21天,4月份開始反彈,大陸的航運股是大船、小船同一家,台灣則分為貨櫃輪及散裝航二種。BDI也讓陸股的中國遠洋(1919.HK)4月份大漲40.8%、中海集運(2866.HK)大漲52.9%、中海發展(1138.HK)大漲38.7%,對比台灣的長榮(2603)從12.25元漲到19.35元,漲幅也有57.9%。仔細想一想,張榮發轉為支持馬英九,就是為了兩岸的商機,306億股本的長榮,融資在4/15只剩下2.4萬張,是相對的超低水位,4/14總成交量28833張,但外資就買了19279張,拼老命的吃籌碼;而投信大買的陽明(2609)融資也只有4.6萬張而已,並且都完成了半年大底。
全球最大的航運集團麥司克(AP Moller Maersk)的船隻4/8在索馬利亞遭海盜突襲,但美國霸榮週刊(Barron’s)卻看好,認為具有長線投資價值。霸榮指出,今年在令人失望的Q1過後,麥司克的展望不可能變得更糟,加上麥司克宣布從5/1起部分歐洲與北非航線的運費將調漲,霸榮認為麥司克的合理股價應比目前高出25%。同理比較的話,有兩岸題材的長榮,在長榮航(2618)由5.71元飆升到年線之上,已到11.6元,我在788期寫過長榮今年正積極造船,必定看好後市,買長榮今年已大贏麥司克,接下來還是如此!而散裝航也會因應大陸GDP逐季向上,原物料銅、鎳、鉛近來都上漲,不要小看這個類股,現在連代表官股上市13.4元的台船(2208)都創新高到38元了,誰說大象不能跳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