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雲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07 21:08
李同榮:廣建社宅 解決居住問題
【聯合報╱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
16年來國際油價漲10倍、物價翻倍、台北市平均房價漲3倍,但上班族薪資卻倒退16年前水平。大家抱怨房價太貴,但其實問題不在房價,問題在薪資所得。
主計處8月公布2014上半年平均固定薪資37,965元,平均薪獎59,343元。實質平均薪資為48,622元,不如1998年48,774元,扣除物價漲幅,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36,667元,不如1999年的37,077元,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16年來代表物價上漲的CPI指數年增率,除1997年以外均超過3.5%。
美國西德洲中級原油WTI價格從1999年1月每桶10.72美元,漲到2014年美國能源訊息署EIA預估的每桶100.98元,16年來漲幅超過10倍。到底是房價漲得不合理?還是薪資調得不合理?
1999年全台平均房價10萬元,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20萬元。2014第2季全台平均房價每坪23萬元,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65萬元,16年全台平均房價漲2倍,台北市平均房價漲幅3倍。以物價與油價的漲幅,加上歷年來經濟成長率幾乎都是成長,唯獨薪資倒退到16年前,可見,居住正義問題不全在房價,年輕人買不起房,最大的問題是薪資原地踏步,當然追不上物價與房價漲幅。
但即便2年房價跌3成,無殼蝸牛還是很難買得起。行政院長江宜樺信誓旦旦,宣布2年內要讓台北市房價所得比調降到10倍以下。換句話說,不是房價跌33%,就是要薪資上調50%,若要房價2年跌33%,可能銀行業要引發金融風暴,若要薪資2年調升50%,那中小企業界也勢必倒閉一半以上,實在很難想像江院長到底是要選擇金融風暴,還是選擇企業倒閉一半?
4年廣蓋5萬戶只租不售社會住宅,才能解決無殼蝸牛居住需求。唯今之計,政府處心積慮用盡打房策略,倒不如用盡心力提出一套完備的社會住宅政策,讓台北市年輕市民雖然買不起房,總要租得起房。真正解決社會住宅需求的問題,需要夠多的量,還要夠快的速度,4年內無法提供5萬戶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都難以解決無殼蝸牛的燃眉之急。
看來,台北市長兩位候選人顯然都還沒準備好,連勝文提供的社會住宅政策量嫌不足,柯文哲提的5萬戶社會住宅,經費來源沒交待。當然,解決社會住宅問題已經不是縣市層級可以單獨完成,必須要中央拿出魄力,整合跨部會力量,才能共同解決無殼蝸牛的居住權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