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62/36208.jpg)
-
四大 發達集團董事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4 10:24
新雙反衝擊 昇陽科達能7月營收重摔
美國「新雙反」對台灣太陽能產業的衝擊,從6月份營收開始反映,7月份則有擴大跡象。電池廠昇陽科(3561)7月份營收5.77億元,比6月下滑30.3%,並創去年7月以來的新低;矽晶圓廠雖未被納入「新雙反」名單,但仍受電池廠客戶營運下滑衝擊,達能(3686)7月營收1.47億元,相較減少13.7%,也中斷連18個月月成長的趨勢。
美國對兩岸太陽能產業啟動「新雙反」,而隨著公布時間逼近,買方在6月中旬開始放慢下單力道,使得國內電池廠的6月份營收開始出現下滑,而7月份市況更淡,反映在營收上的衰退幅度也更大。
原本,台廠預期在「新雙反」當中的「反傾銷」公布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市場的買盤將重新啟動。未料,7月26日公布初判結果後,台廠的稅率遠高於預期,因此,台廠8月份營收要大幅回升的機會已不大,能維持7月就算是不錯表現。
昇陽科的6月份營收8.29億元,比5月減少10.9%,7月份又下滑30.3%,是去年7月以來、近13個月的新低;累計前7月營收59.17億元,年增率為77.1%。對於太陽能產業後市,昇陽科日前指出,除了要配合產業協會對美國商務部進行限價協商之外,另外也將兵分兩路:一、傳統電池進行海外擴產,二、不受雙反限制的CIGS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則進行擴產計畫。
達能在6月份營收公布後,創下連續18個月的月成長紀錄,但也7月份為之中斷,比前月下滑13.7%。該公司表示,由於新雙反初判之議題,導致下游客戶觀望,短期需求明顯減緩,矽晶片報價亦因此緩步下滑,在需求減緩及產品價格調降雙重影響下,導致7月營收較前月下滑。
達能表示,儘管台灣電池廠對美國市場的銷售受到衝擊,但整體太陽能產業下半年的發展,在反傾銷初判公布後,不確定因素去化,反而有利產業回歸正常運作。由於全球太陽能終端需求,在下半年的表現將大幅優於上半年,因此「未來兩季」的成長仍是樂觀可期。
在所有電池廠當中,昱晶(3514)的7月份營收可望成為「唯一」逆勢成長,但主要原因是6月份營收比起5月份下滑了46.2%,算是「提前反映」。此外,昱晶是此次「反傾銷」案當中,台廠稅率最低的一家,其27.59%的稅率比起一般廠商的35.89%低了8個百分點,也被研調機構看好還有機會在美國高階單晶市場一搏,至於其餘廠商的機會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