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 發達公司副總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02-25 08:32

誰該養爸爸、媽媽?⊙

汪詠黛
台北縣樹林市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太太,被七名子女用輪椅推到調解委員會,要求調解「誰該養媽媽?」
七名子女五男二女,最大的五十多歲,大家把母親當成貨物推來推去,計畫將老母的兩百萬積蓄分一分,讓母親輪流住,再不然送去安養院。但萬一兩百萬用完了,該如何處理?眼看協調不成,又把老母親推回去……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日前和同學聚會時,我們這一群剛過半百的熟男、熟女,不約而同地發現都在為「親子」忙碌;當然不是指為兒女,而是為我們的父母或公婆、岳父母當「老萊子」而忙。
我們這群「四年級中段班」所生養的孩子,現在大多已在大學唸書,大一點的甚至已經就業、成婚,可以不再花大把時間在兒女身上;但是卻沒因此閒下來,因為父母可都七、八十歲了,就像上述新聞一般,到了我們反哺、照顧老人家的時候。
譬如,我每週固定陪媽媽上醫院接受化療,並隨時等著沒有同住在一起的公婆召喚,看有無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
未婚的芬,與爸媽同住,除了埋首繁重的工作,其他時間就是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而她上班時,則由住在附近的姊姊過來幫忙。
剛辦退休的琴,每隔一天得回娘家,照顧罹患老人癡呆症的母親,免得和母親同住的弟弟、弟媳有怨言;公婆那邊,則由先生和他的兄弟分頭照顧。
雯最辛苦,她是獨生女,嫁的是獨子,雙方父母都健在,他們有三個子女,幸好只剩一個在唸書,夫妻兩人得負責照顧四個老人家,孩子也都一起幫忙照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我們這群「老萊子」都很忙,所以要聚會是約了半天,才湊出共同有空的時間;不過,大家都彼此打氣、恭喜,因為還有能力照顧老人家,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當我們問候彼此的父母時,每個人彷彿回到那純真的學生時代,聊起曾經到對方家裡,接受伯父、伯母熱情的招待,不但白吃、白喝,還白住的「賴皮」事蹟,大夥兒忍不住笑成一團。有人的爸爸或媽媽已經往生,更是惹得這群返老還童的中年同學們笑中帶淚,不勝欷噓……
我們進入哀樂中年,有了點年紀,彼此戲稱「半百老嫗、怪怪伯伯」,而愛我們、也愛我們同學的父母也老了;當大家聊起上述那則新聞時,都忍不住嘆息:我們哪裡會忍得下心,和自己的兄弟姊妹推諉「誰該養媽媽」啊!
我這群可愛的同學和他們的家人,都是分工合作、互相體諒,二話不說地負擔起照顧老人家的責任,大家都覺得這是家中每一個成員天經地義、該做的事。若是要談分攤錢的事,大家也是理性處理,會賺錢的多出一點;就算吃虧,也都不願計較,以「不讓老人家難過」為原則地忍讓,何況,錢是花在父母醫療費上,沒什麼好爭的。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事實,但不是全部,至少在我周遭看到的孝子、孝女、孝媳、孝婿,就多得不勝枚舉,絕對多過只要錢、不要爹娘的不孝子!
誰不會老?誰不會生病?當家族的每一個成人都在好好照顧老人家時,不正是在做給兒女看:你們以後也要如此照顧我喔!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