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yy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2-06 07:49
歐債危機消退了嗎?
歐債危機消退了嗎?
去年7月24日西班牙與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分別升至7.621%及6.597%,市場普遍預期這兩國終將接受紓困,另鑒於其相對龐大的經濟規模,歐盟將無法提供足夠救援,歐元區可能解體的言論乃甚囂塵上。不過半年過去,歐元區不但未如預期般解體,西、義兩國也未提出紓困,今年2月1日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分別降至5.208%及4.329%。情勢的發展,讓市場開始猜測,歐債危機是否正悄悄地消退?持平地說,目前的狀態只是不穩定的均衡。只要決策者些微的不小心與傲慢致偏離均衡,危機復熾的可能性仍在。
眾所周知,歐元區的結構性問題在於多個經濟基本面不同的國家共用同一貨幣,各國政府無法透過匯率與利率政策扭轉其與其他成員國競爭力的差距,致出現嚴重的經常帳失衡。儘管問題從歐元區成立起就存在,卻直到金融海嘯後才正式引爆債信危機,關鍵便在於信心。海嘯前,投資人雖認知到失衡問題,但基於對歐元區不會解體的信心,對此始終不以為意。隨著歐盟政治精英面對困境時一次次地無所作為及相互攻擊,市場的信心終於開始動搖。一開始拋售非核心國家資產的現象並不嚴重,但殖利率走高後,由於決策者提不出具體承諾,致更多投資人加入拋售行列,殖利率無秩序走高。基此,非核心國家乃難以用合理的成本維持政府的運作,必須採取嚴苛的撙節措施並要求紓困。結果是其經濟嚴重衰退,且加深核心與非核心國家間的矛盾,債信危機更為惡化。
然而去年下半年的兩個決定,逆轉了上述的信心危機。首先,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於7月宣布,ECB將盡一切可能讓歐元區不會解體,且於9月推出直接貨幣性交易(OMTs)。儘管迄今OMTs尚未正式啟動,但在ECB強烈宣示下,放空非核心國家債券的避險基金被迫大量回補其空頭部位,債券殖利率因而明顯回降。市場漸漸認為這些政府不至於倒帳,歐元區解體機率降低,加以該等債券殖利率仍明顯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因此吸引更多尋求高收益率的買盤進入,引發信心回升的正向循環。
其次,去年12月歐盟峰會決議將從今年起推動包含單一監管機制、共同重組基金與單一存款保險機制的銀行聯盟架構,部分解決困擾非核心國家銀行業存款外逃及困擾ECB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順的問題。隨著市場對非核心國家銀行體系信心提升,今年1月起這些銀行陸續開始在公開市場順利發債。難怪歐元區銀行業向ECB透過主要再融資操作(MROs)與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的借入款,從去年9月的1.2兆歐元下滑到今年1月的1.1兆歐元。
由此可知,OMTs與銀行聯盟所帶來的信心回升,乃是近期歐債危機趨於緩和的主因。然而,信心只是解決歐債危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解決危機的充分條件為各國經濟結構作徹底改造。對非歐元區國家言,透過匯率大幅度貶值是平衡生產力差距的最快途徑。但對歐元區非核心國家來說,由於各國使用同樣的貨幣,無法透過匯率工具拉進彼此間相對競爭力差距,所以只能訴諸痛苦的內在貶值。而這個過程絕非一蹴可幾,通常需耗時甚久。目前最佳的情境,只是透過包含ECB的各種政策以及歐盟政治精英對於整合歐元區的具體承諾,維繫市場信心,讓結構改革過程得以較平順完成。
但信心是捉摸不定的,因而目前看似有解的歐債危機,只是不穩定的均衡,理由如下:
其一,OMTs的推出雖暫時壓抑市場對歐元區解體的預期,惟其操作是被動式的,只要受危機威脅的國家不提出申請,ECB都不會動用它。目前西、義兩國為維護國家尊嚴,仍抗拒申請OMTs,因此它是否能持續發揮強大效益仍有變數。
其二,銀行聯盟是打破債信危機與銀行問題間惡性循環最重要的工具,但隨著近期債信危機壓力明顯降溫,部分歐盟領導人對銀行聯盟的承諾又開始縮手。《金融時報》披露,即將於6月峰會討論的銀行聯盟細部架構中,共同重組基金很可能不願意承擔目前各國銀行的資本不足與壞帳問題。假若如此,銀行聯盟的效益將大打折扣。
其三,目前非核心國家仍面臨相當嚴重的經濟衰退與高失業問題。1月IMF最新預測,今年西、義兩國經濟仍將分別衰退1.5%及1%,希臘更達4%。經濟的持續衰退,將難以逆轉這些國家稅收減少的趨勢,財政赤字無法達成目標的風險仍在。就業市場的趨勢惡化,也讓這些國家社會暴露在高度不安的氣氛下,各種反對結構改革與撙節措施的訴求層出不窮,造成未來的政策協議充滿不確定性。
最後,今年若歐債危機再度惡化,期待政治精英快速行動可能是不切實際的。9月德國將舉行議會改選,目前梅克爾所領導的CDU/CSU/FDP聯盟得票率可能下滑。為避免觸怒國內選民,具有歐債議題關鍵主導權的德國,很可能將會抱持著無所作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