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yy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8-22 07:51
經濟衰退與民粹操作
經濟衰退與民粹操作
中國大陸日前爆發20個城市同時聚集大量民眾,舉行反日示威遊行,情緒激烈的深圳示威者,沿途翻倒多部日本牌子的汽車,連使用日本牌子汽車的警車也遭到砸毀。各個城市遊行人數少則上千、多則上萬,遊行人數最多的成都市,當地日資百貨被迫停業。
韓國總統李明博則在8月10日突然登上與日本有領土爭議的獨島,成了韓國有史以來第一位登島的總統。李明博在島上發表反日言論,要求日本對慰安婦等受害者道歉,並於8月19日在獨島立碑,紀念碑由李明博親手署名。李明博甚至高調向原本計畫訪問韓國的日本天皇明仁喊話,要求明仁必須真誠道歉才來韓國,否則就不用來了。
韓國將在今年12月9日舉行5年一度的總統選舉,李明博的任期也將在明年2月正式結束。李明博受到政治醜聞、經濟衰退以及政黨敗選的連番打擊,民意支持度創下17%的歷史新低。去年10月李明博所屬的執政黨大國民黨,在首爾市長選舉中大敗,推出的候選人竟然輸給「從政只有五十天」的無黨籍候選人;今年4月國會議員全面改選,300席議員中,執政黨取得152席勉強過半,但是隨後就有2位黨籍議員脫黨,加上議長依法必須中立退黨,執政黨在國會剩下149席,陷入無法過半、隨時會遭到少數議員綁架的困境。
韓國執政黨的困境,來自於經濟衰退、失業率上揚、房價上漲、整體社會貧富不均等負面趨勢。韓國最具指標性的80家龍頭企業,扣除三星與現代汽車,其餘78家大型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稅後盈餘,竟然大幅衰退45%。今年第2季,韓國的百貨公司、大型超市營業額同步衰退,其中大型超市7月份的營業額很不尋常地比去年同期大減7.8%。此外,汽車銷售也連續3個月呈現負成長,較去年同期汽車銷量減少了將近4%。
李明博同時還受到政治醜聞的攻擊。4月國會大選之後,協助建立李明博政權的幾位功臣,包括他自己的哥哥、曾經擔任國會副議長、權傾一時的李相得,他的前任通信委員會委員長、經濟部次長,都因收賄而被檢方逮補;他在首爾市長任內的發言人,則在香港公寓內自殺身亡。現任總統的哥哥與親信,遭到如此劇烈的清算,即使在韓國,也是前所未見。
李明博此次卻藉著親自登上獨島,立刻獲得了韓國人民的肯定。韓國媒體調查,有84%的韓國民眾支持李明博的登島行動,一舉扭轉了李明博低迷的人氣。
小島爭端引發民族情緒的全面對獨島有絕對主權,卻從未採取親自登島如此劇烈的行動。李明博過往對日本一貫採取「面向未來」的和解態度,甚至被國內右派批為親美媚日,卻在即將步下政治舞台之前,挑起了日韓多年來最劇烈的衝突。除了追求歷史定位的考量之外,他似乎也想藉此轉移焦點,藉著民族情緒來擺脫政治醜聞與經濟衰退雙重打擊的威脅。
位處南邊的釣魚台相較於獨島更為複雜,涉及中港台與日本的歷史恩怨,多年來也是各國內部政治派系角力的焦點。2008年發生台灣海巡艦與日本巡航艦對峙事件,創下70年代保釣運動後最大的衝突。2010年大陸漁船被日本巡航艦衝撞,大陸此後就派出漁政執法船在釣魚台海域例行巡航,去年之後更發生日益頻繁的民眾強行登島事件。今年8月12日香港保釣人士強行登島,8月19日日本地方議員也登島掛國旗,再次升高釣魚台的對峙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年來日本頻繁更換總理,最近幾個月更可能再度舉行國會改選,現任總理野田佳彥為了換取在野黨對提高消費稅的支持,以承諾在適當時間全面改選國會做為政治交換。面臨改選壓力的日本政府,不論是哪一政黨,對於釣魚台爭議都必須向鷹派靠攏。日本預計在10月撤換駐中國大使,將是一連串衝突升高的開始。
大陸與韓國、日本同樣面臨政治領導換屆,同時又遭逢國內經濟衰退、失業率升高的問題。大陸因應經濟減速,央行持續寬鬆政策之後,民間信用卻仍然處於急凍、緊縮的狀態。最近包括愛迪達關閉大陸生產線、電器龍頭美的大幅裁員、摩托羅拉裁減大陸員工等新聞,刺激了民眾的情緒,暴露大陸企業大量處於萎縮甚至虧損邊緣的訊號。8月19日爆發的20個城市集體示威遊行,固然是對於釣魚台主權的集體宣示,卻不能排除有失業青年借題發揮的情況。
8月份爆發的獨島、釣魚台衝突,應該不是偶發事件,如果連同南海爭議,整個中國東海、南海海域的對峙衝突已經升高。而且,在經濟減速壓力未減、失業青年持續增加、國內政治對立方興未艾,又瀕臨政府換屆改選的歷史時刻,小島衝突將繼續成為操弄民粹、轉移經濟衰退壓力、博取政治籌碼的工具。如何避免有心人士藉機升高衝突,引發成為全面危機,應是當前美、中、台、日、韓各國領袖頭疼不已,卻又不能不謹慎面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