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05:30

22縣市財政賸餘及統籌稅款增加情形
記者鄭琪芳/特稿
在野黨強推「財劃法」修法,甚至上演開會三分鐘就將草案送出委員會的鬧劇,而倉促修法的結果,就是分配公式有問題,行政院為此提出覆議,但立法院仍維持原案;既然如此,財政部只能依新法所訂公式分配,導致明年統籌稅款有三四五億元無法分配,因此部分縣市分配金額不如修法前試算。換言之,統籌稅款分配出現此問題,始作俑者就是草率修法的在野黨立委,地方政府若不滿,就應敦促立委儘速提出修法,將矛頭指向中央無法解決問題。
在野黨立委草率修法
財部行政解釋難逾越
新版財劃法規定,普通統籌稅款九十.五%分配十九縣市、二.五%分配離島三縣,但分配公式卻自相矛盾,分子按本島及離島分開計算,分母卻按二十二縣市加總計算。以土地面積指標為例,全部縣市合計三五四萬公頃,其中本島十九縣市三五一萬公頃、離島三縣約三萬公頃,但計算分配金額時,離島同樣以三五四萬公頃為分母,導致離島三縣未能分配出去的數額較大,其中連江縣統籌稅款反較去年減少,財政部先以特別統籌稅款補足。對此爭議,財政部八月中邀請地方政府協商,地方建議採行政解釋等作法,但因新法規定明確,行政解釋不能逾越,只能先按法律規定分配。
即便如此,明年統籌稅款達八八四一億元,較今年大增四一六五億元,除連江縣持平外,各縣市分配金額均大增,部分縣市甚至大增兩倍以上,而整體地方政府已連續六年出現財政賸餘,去年更賸餘八一八億元,明年又增加財源四千多億元,地方財政相當充裕,但部分縣市還在計較分配金額不如試算。所謂「試算」,本來就是在諸多假設下進行,當然與實際結果有差異,何況還有新法分配公式爭議。
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
陷水平垂直分配不公
相較之下,近幾年中央政府財政狀況雖有改善,但因應疫情、美國關稅等,政府編列特別預算,加上國防、社福等支出增加,整體國債仍增加,財政壓力不小。在此情況下,新版財劃法中央多釋出四一六五億元,普發現金又要二三六○億元,在野黨不斷要求擴大財政支出,迫使中央明年擴大舉債四千億元。
目前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陷入「水平」與「垂直」雙重分配不公,絕非國家之福,中央與地方應該共同思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