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6-30 07:14

〈財經週報-投資趨勢〉醫療生化產業物美價廉 後市反彈行情可期

2025/06/30 05:30  
醫療類股表現相對落後,但是每當醫療產業本益比出現極端折價後,經常伴隨強勁反彈。,而且FDA的新藥核准速度也在加速中。(路透)
■江宜虔
在政策因素干擾之下,這波醫療類股表現相對落後,目前預估本益比僅16倍,處於30年估值區間的第3百分位低點,但回顧歷史走勢,每當醫療產業本益比出現極端折價後,經常伴隨強勁反彈。此外,醫療產業的防禦特性在2007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也獲得了驗證,獲利率與現金流均維持穩健。
醫療類股逆風 可擇優布局
而近期干擾醫療生化產業的美國新藥價政策,在執行面仍具挑戰。根據統計,全球主要藥廠在美國營收組成,主要包括商業保險通路、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計畫(Medicare),以及美國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由於美國市場佔製藥及大型生技公司獲利三分之二,一旦美國降價將影響公司獲利,然對美國整體支出下降卻幫助有限。
目前美國最惠國藥價政策(MFN)仍在研議中,但初步評估執行面面臨諸多困難,許多已開發國家藥價透明度不高,使藥價制定難以執行。雖然MFN旨在主張將美國處方藥價格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藥價掛鉤,旨在終結「搭便車」現象,回應國內對高醫療支出的政治壓力,然而該政策在法律依據、執行機制與國際協調層面均面臨重大挑戰。
更根本的矛盾在於,壓低藥價雖有助提升可負擔性,卻同時可能大幅削弱企業的研發誘因,衝擊整體產業的長期創新動能,立法者可能須納入長期考量。
但即使有外在因素干擾,醫療生化產業的成長性仍相當被看好。根據FactSet統計,2025年S&P500醫療產業獲利預估成長率為14.5%,在主要產業中僅次於科技產業及通訊服務產業,也高於整體S&P500指數的9.1%;2025年預估營收年成長率7.5%,僅次於科技產業的11.9%,也高於整體S&P500指數的4.9%。
新藥核准速度 FDA加速中
另外,FDA的新藥核准速度也在加速中,有利於整體產業表現。根據統計,2015年至2024年FDA平均核准新藥件數上升至47件,高於1993年至2024年的平均核准件數34件,反映出FDA核准速度及效率有明顯提升;而面對中國強化扶植生技產業,以及中國逐漸強大的競爭力,美國國會議員提案增加150億美元生技產業研發預算,反映出美國持續強力維持醫療產業研發創新的競爭力。
併購件數增加 增進醫療產業營運效率
除了產業本身的動能,整體併購案持續,也有利醫療產業整合,進而提升效率,特別是近期醫療產業股價出現較大跌幅,促使5、6月併購件數增加,顯示擁有充裕現金的大型公司併購意願明顯提升,加上川普就任後反壟斷政策環境可望趨於寬鬆,有利併購活動件數提升,企業整併也有利增進醫療產業營運效率.根據統計,今年來截至6月初共有18案併購案。
聚焦藥品已進入商業化生物公司
看好醫療產業長期報酬表現佳,且波動率偏底,美國S&P500自有產業分類以來34年,醫療產業年化報酬率為11.16%,僅次於科技產業的13.47%,也優於整體S&P500指數的10.47%,眼見目前包括製藥業、生技類股評價面來到極具吸引力的位置,建議不妨聚焦藥品或商品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基本面自谷底緩步回升的生命科技工具產業,而大型製藥類股可擇優布局以糖尿病、肥胖症及阿茲海默症藥品研發之領導公司。(作者為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