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3 18:20
華碩Q2 PC估季增30%,關稅戰影響H2看保守
2025-05-13 18:12:25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華碩(2357)今(13)日舉行法說會,展望後市,華碩指出,儘管第一季出貨基期已相對偏高,不過仍預期第二季PC產品可望季增25%至30%,零組件以及伺服器則有望季增10%。針對PC部分,則認為上半年的確觀察到消費者有因應關稅提前消費現象,由於地緣政治持續變動,產業對下半年需求的看法已轉趨保守,原先預期全年PC市場將呈現中個位數(mid-single digit)的成長,但現階段可能下修至低個位數(low-single digit)甚或持平,不過華碩目標要維持高於市場平均的表現。
華碩第一季產品營收結構方面,系統佔53%、open platform(零組件+伺服器)44%、AIoT 3%。區域佔比部分,亞太47%、歐洲31%、美洲22%。單看美國地區則約佔低十位數到中十位數區間。
面對近期市場高度關注的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華碩共同營運長胡書賓表示,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即開始部署相關因應措施,針對美國市場公司啟動了策略性備貨,針對包括筆電與主機板等主要產品在內提前備貨。
胡書賓表示,目前華碩在美國的通路備貨約可支應三至六個月,視產品類別而定。此外,華碩也同步啟動產品價格調整機制,藉由與通路夥伴協作,在兼顧市場接受度與企業獲利的前提下,逐步反映因拓展全球多元產地布局所產生的格外運籌成本。
關於PC市場是否反映關稅而有提前拉貨現象?胡書賓指出,上半年華碩PC業務正向,一部分原因也與市場對於關稅上調的預期有關,特別是在美國地區,確實出現了消費者提前購買的行為。然而展望下半年,由於地緣政治持續變動,業界對下半年需求的看法已轉趨保守。原先預期全年PC市場將呈現中個位數的成長,但現階段可能下修至低個位數,甚至出現與去年持平的情況,視關稅政策最終落地情況而定。
胡書賓表示,儘管總體市場可能面臨挑戰,華碩對於自身的發展仍具高度信心,尤其是在AI PC與高階Gaming領域,公司的市佔率居於領先地位,集團將以創新與差異化產品策略,維持高於市場平均的成長表現。
關於伺服器的布局,胡書賓指出,今年第一季公司整體伺服器營收佔比接近雙位數比率,相較於先前所設定的中雙位數目標略有落後,主要原因是GB200伺服器在第一季處於轉換階段,其大量出貨時程是從3月底至第二季開始,因此,整體營收貢獻將主要反映在第二季之後。
胡書賓預期,第二季伺服器營收佔比將進一步提升,隨著GB200放量,加上整體AI伺服器需求逐步釋放,將有助於推升該業務比重提升。至於2025年全年伺服器業務的營收目標,則重申維持既定策略,目標仍為佔整體內部營收約15%。
針對外界關注近期台幣匯率陡升的影響,華碩說明,在業外的匯兌損益部分,由於公司持續進行動態的避險操作,基於過往經驗,目前的匯率變動預期不會對業外損益帶來重大影響,可初步假設匯率對業外損益的影響為零。
在業內影響方面,華碩指出,從長期與短期兩個角度做分析,長期而言,目前華碩的營收結構中,美元收入占比低於50%,但成本結構中美元成本的比重則高達90%以上,換言之,當美元貶值時,長期而言對公司反而有助益,有助於降低成本,並不構成營運上的風險。
不過短期觀點而言,華碩認為,在台幣快速升值的期間,公司確實可能面臨短期的營運管理壓力與匯率換算風險,特別是在換算時間點出現落差的情境下,會帶來一定挑戰。這種壓力預期主要會集中在未來三到六個月,但隨著時間拉長,公司預期可逐步消化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華碩指出,由於公司營運模式具備高度多元化,相較於以美元收入與美元成本高度重疊的公司,對匯率變動的敏感度較低。因此,即使未來美元出現貶值,對華碩來說並非結構性風險,不會成為營運上的重大壓力來源。
(圖:資料庫)